導語: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記住我們的國際公祭日!下面分享一些關2016南京大屠殺手抄報設計資料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6南京大屠殺公祭日手抄報設計 01
2016南京大屠殺公祭日手抄報設計 02
2016南京大屠殺公祭日手抄報設計 03
【2016南京大屠殺公祭日手抄報資料】
南京大屠殺事件背景
1937年七七事變后,日本展開全面侵略中國的大規模戰爭。7月17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 蔣介石在廬山聲明中表示:“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全國上下掀起全民抗戰的浪潮。
同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在上海及周邊地區展開淞滬會戰。戰役初期,日軍于上海久攻不下,但日軍進行戰役側翼機動,11月5日在杭州灣的全公亭、金山衛間登陸,中國軍隊陷入腹背受敵的形勢,戰局急轉直下;11月8日蔣中正下令全線撤退;11月12日上海失守,淞滬會戰結束。
淞滬會戰結束后,中國軍隊向南京方向潰退,位于上海和南京之間的多處軍事要塞無人防守,軍隊幾乎全部撤退到南京外圍。中國的首都南京處于日軍的直接威脅之下。由于從上海的撤退組織的極其混亂,中國軍隊在上海至南京沿途未能組織起有效抵抗。中國將領唐生智力主死守南京,主動請纓指揮南京保衛戰,11月 20日國民政府宣布遷都重慶。經過淞滬會戰三個月鏖戰,日軍也損失甚巨。日本參謀本部原計劃讓上海日軍“凱旋歸國”,并沒有進攻南京的計劃。11月7日,日本參謀本部給上海派遣軍和第十軍的命令是:“掃蕩上海附近之敵,追擊的戰線為蘇州、嘉興以東”。 然而日軍中下級軍官不愿就此罷休,11月15日的第十軍軍團擴大會議達成決議:“全軍獨斷敢行,全力向南京方向追擊。”11月22日,松井石根致電多田駿:“為了盡快解決事變,要求軍部批準向南京進軍和占領南京。”
12月1日,日本參謀本部正式下達占領南京的命令。日軍經過數月連續作戰,此時進攻上海以西數百公里的南京,幾乎沒有后勤支持。日軍軍官稱:“糧草不足就現地解決,彈藥不足就打白刃戰。”在西進途中,日軍搶劫、殺害平民、強暴婦女的暴行已經開始。
自從命令下達后,罪惡感就消失了,軍人們變成了到處偷襲搶奪谷物、家畜來充饑的匪徒。這個就地征收的命令,使下級軍官發狂,不但搶奪糧食,并且強暴了中國婦女……對于反抗的人就以武力解決。(曾根一夫,《南京大屠殺親歷記》)
12月4日,日軍逼近南京外圍。8日,日軍占領南京外圍陣地,已從北、東、南三面包圍南京,此時南京守軍只剩西面的長江一條退路,然而唐生智做出“背水一戰”的姿態。一方面下令集中力量固守復廓陣地,另一方面命令銷毀長江上全部渡船,并令宋希濂三十六師看守城內通向下關的唯一通道挹江門,嚴禁部隊從此處退出。自此,南京城內守軍和平民的退路被全部切斷。10日,日軍發動全線進攻,但直到12日仍未能突破南京城防。12日晚7時,唐生智突然下令突圍撤退,自己乘保留的汽艇出逃。南京守軍瓦解,大部向下關潰退,在挹江門與三十六師發生激烈沖突,最終擊破城門逃至下關。由于渡船已經銷毀,許多難民與士兵僅試圖依靠木板渡江,最終大多凍溺江中。其他人見渡江無望,返回城內。許多士兵脫下軍裝躲入南京安全區。
更多相關板報內容推薦:
4.2016南京大屠殺公祭日手抄報設計內容
7.
9.2016南京大屠殺公祭日紀念活動手抄報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