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目前應對霧霾的措施主要是少出門,在家使用空氣凈化器,出門戴口罩。但是,這樣的措施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有效,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都未可知。下面分享一些關于預防霧霾天氣的手抄報設計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霧霾的手抄報圖片 01
關于霧霾的手抄報圖片 02
關于霧霾的手抄報圖片 03
【預防霧霾天氣手抄報設計內容】
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表示,以前的大氣污染主要是降塵,而現在的灰霾,實際上是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假如灰霾中混雜著有害物質,就會對健康產生直接危害,包括對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內分泌系統的破壞。
也就是說,它是身體健康的“隱形殺手”。
一、傷肺
由于呼吸系統與外界環境接觸最頻繁,而且接觸面積較大,數百種大氣顆粒物能直接進入并黏附在人體上下呼吸道和肺葉中,并且大部分會被人體吸入。
霧霾天氣導致近地層紫外線減弱,容易使得空氣中病菌的活性增強,細顆粒物會“帶著”細菌、病毒,來到呼吸系統的深處,造成感染。
這讓小編不禁想起網絡上的一個段子:“一個相比于魯霾的沉重,冀霾的激烈,滬霾的濕熱和粵霾的陰冷,我更喜歡京霾的醇厚,它是如此的真實,又是如此的具體。黃土的甜腥與秸稈焚燒的碳香充分混合,再加上尾氣的催化和低氣壓的襯托,最后再經熱源裊裊硫煙的勾兌,使得京霾口感干冽適口,吸入后掛肺持久綿長,讓品味者肺腑欲焚,欲罷不能。”
敢情,我們的肺跟霧霾談戀愛呢???
二、傷血管
霧霾天里,空氣中污染物多,再加上氣壓低,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的急性發作。
比如霧大的時候,水汽含量非常高,如果大家在戶外活動的話,汗液不容易排出,造成人們胸悶、血壓升高。另外,霧天往往氣溫較低,一些高血壓、冠心病患者從溫暖的室內突然走到寒冷的室外,血管熱脹冷縮,也可使血壓升高,導致中風、心肌梗死的發生。
因此,遇到霧霾天氣,年老體弱和心血管疾病的人還減少在室外的時間。
so, 大叔大媽們,天都這樣了,別太拼了!珍愛生命,遠離霧霾。
三、傷皮膚
因為我們的皮膚有呼吸功能,在干凈的空氣里,皮膚會很舒適、滋潤,但如果在一個很臟的環境里,皮膚也會跟著不舒服。
問題一:冒痘
雖然一些霧霾的顆粒不會進入肌膚深層擋住毛孔,但是,這樣的天氣更容易生成角質,而且一些可溶于水的臟污是可以停留在肌膚毛孔中,堵塞毛孔通路,肌膚因此誰有不平衡,接連冒痘。
問題二:過敏
接二連三的霧霾天更容易聚集侵害肌膚的毒素。而空氣中懸浮物與肌膚的摩擦,也同樣會導致肌膚過敏。
問題三:黑頭
因為霧霾天氣的原因,肌膚角質層變厚,油分積累,毛孔便會長很多黑頭,在影響容貌的同時,還讓毛孔變粗大,而毛孔變粗變大之后,就再也無法縮小了。
試想如果你的面部冒痘之后油光不斷,肌膚暗沉晦澀,皮膚又過敏發炎變紅變腫,黑頭也泛濫在鼻翼,那跟毀容也沒有什么差別了!
四、傷腦
實驗一:俄亥俄州立大學的Nelson教授和他的學生,對老鼠進行的實驗室研究發現,如果老鼠在一半以上時間里生活在受污染的空氣中,那么10個月以后,這些老鼠與生活在無空氣污染環境里的老鼠相比,更有可能 出現焦慮和抑郁的癥狀,他們在學習和記憶的測驗中,得分也更低 (Molecular Psychiatry, 2011)。
這個研究還發現,那些長期暴露在污染空氣中的老鼠,它們的大腦中負責情緒和記憶功能的海馬體(hippocampus)發生了結構性變化------細胞復雜性降低,細胞之間的聯結變短,并且整個海馬體出現了發炎反應。
實驗二:美國第65屆老年醫學會年會有個結論,空氣中PM2.5增加10微克/立方米,人的腦功能就會衰老3年。
五、傷心
很多人都知道,霧霾天氣對呼吸道疾病影響很大,殊不知,霧霾天氣更“傷心”。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證明,陰霾天中的顆粒污染物不僅會引發心肌梗死,還會造成心肌缺血或損傷。美國調查了2.5萬名有心臟病或心臟不太好的人,發現PM2.5增加10微克/立方米后,病人病死率會提高10%~27%。
北大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徐成斌教授認為,心臟病患者在霧霾天會加重病情,如心衰病人呼吸困難或短促時,心衰會更嚴重。
從心理上說,大霧天也會給人造成沉悶、壓抑的感受,會刺激或者加劇心理抑郁的狀態。
研究之一,是在韓國7個城市進行的,研究認為自殺和空氣中的微粒污染峰值有著明確的聯系。而該結論是首爾延世大學的金昌蘇(音)帶領的研究小組分析了4000多個自殺案例與PM10的數量關系。
并且發現,在污染出現峰值后,自殺現象就會增多。他們將PM10的數量根據歷史最高和最低紀錄設定一個范圍,并通過計算得出,當污染出現超過中間值的高峰時,人們的自殺率就會增加9%。對于有心血管病的人來說,自殺風險更是會增加19%。
所以,網絡上流傳的霧霾天逼瘋了心理學家也就不足為怪。
問題來了,賣了半天關子,你可能早煩了,霧霾到底能殺死多少人呢?我們中國人抵抗力這么強,估計會產生抗體吧。
霧霾所引起的大多數是慢性疾病,所以,很難有準確的統計數字,但是以下數據可供參考:
歷史上最有名的倫敦煙霧事件,1952年12月5號的倫敦城,霧霾被控制在大氣層之下,沒有辦法散去,人們走在大街上都沒有辦法看到自己的腳,人們感到呼吸困難,倫敦一片死寂,在走路時只能靠盲人來帶領自己回家,前前后后,在這場霧霾災難中死去了一萬兩千人。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全世界約有700萬人死于空氣污染相關疾病,其中西太平洋區域(中國好像就在西太平洋區域吧)情況最為嚴重,大多數死亡都發生在低、中收入國家。
國內一項研究證實,因為空氣污染,中國每年或將有35萬至40萬人“早死”。
更多相關板報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