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強,注重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使其從小養成講文明、懂禮儀的良好品質,無論是對國家、家庭還是對學生自身來說,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面分享一些關于六禮六儀的手抄報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六禮六儀的手抄報設計 01
關于六禮六儀的手抄報設計 02
關于六禮六儀的手抄報設計 03
【關于六禮六儀的手抄報資料】
文明禮儀小故事
北京有一家外資企業招工,對學歷、外語、身高、相貌的要求都很高,但薪酬挺高,所以有很多高素質人才都來應聘。這一些年輕人,過五關斬六將,到了最后一關:總經理面試。 這些年輕人想,這很簡單,只不過是走走過場罷了,準十拿九穩了。
沒想到,這一面試出問題了。一見面,總經理說:“很抱歉,年輕人,我有點急事,要出去10分鐘,你們能不能等我?”年輕人說:“沒問題,您去吧,我們等您。”老板走了,年輕人一個個躊躇滿志,得意非凡,閑不著,圍著老板的大寫字臺看,只見上面文件一摞,信一摞,資料一摞。年輕人你看這一摞,我看這一摞,看完了還交換:哎喲,這個好看。
10分鐘后,總經理回來了,說:“面試已經結束。”“沒有啊?我們還在等您啊。”老板說:“我不在的這一段時間,你們的表現就是面試。很遺憾,你們沒有一個人被錄取。因為,本公司從來不錄取那些亂翻別人東西的人。” 哎呀,這些年輕人一聽啊,捶胸頓足。他們為什么這么感慨萬千呢?他們說:“我們長這么大,就從來沒聽說過不能亂翻別人的東西。”
想想看,我們哪個家庭、哪個學校,經常進行這樣的教育?翻東西,是兒童時期的一種習慣,是一種好奇。小孩去串門,看到人家的抽屜,挨著個兒地翻。爸爸媽媽下班了,孩子就翻爸爸媽媽的包。但是,對兒童來說,這是一個特點,不是一個缺點,他就是好奇,他的社會化程度很低,他還不知道要尊重別人。
學生文明禮儀常識
一、稱謂禮儀
1、對父母長輩不能直呼其名,更不能以不禮貌言詞代稱,要用準確的稱呼,如爸爸、奶奶、老師、叔叔等。
2、不給他人取綽號。
二、問候禮儀
向父母長輩問候致意,要按時間、場合、節慶不同,采用不同的問候。
1、早起后問爸爸、媽媽早上好。
2、睡覺前祝爸爸、媽媽晚安。
3、父母下班回家:爸爸、媽媽回來啦。
4、過生日:祝長輩生日快樂、身體健康。
5、過新年:祝長輩、親友新年愉快。
6、當爸爸、媽媽外出時說:祝爸爸、媽媽一路平安、辦事順利。
7、當爸爸、媽媽外出歸來時說:爸爸、媽媽回來啦,辛苦了。
8、自己告別家人時:您放心吧,我會照顧好自己。如果離家時間較長,就要寫信或打電話問候家人。
9、自己回家時,應向父母、長輩打招呼。
文明禮儀名言
1) 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貴的東西。—岡察爾
2) 禮貌像只氣墊,里面什么也沒有,卻能奇妙地減少顛簸。——約翰遜
3) 禮貌之風為每一個人帶來文明、溫暖和愉快。——諾·文·皮爾
4) 禮貌周全不花錢,卻比什么都值錢。——西班牙。塞萬提斯
5) 禮儀是微妙的東西,它既是人們交際所不可或缺的,又是不可過于計較的。——培根
6) 禮儀是在他的一切別種美德之上加上一層藻飾,使它們對他具有效用,去為他獲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與好感。——洛克
7) 禮儀周全能息事寧人。——儒貝爾
8) 禮以行義,義以生利,利民,政之大節也。——左傳
9)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管子》
10) 禮義生于富足,盜竊起于貧窮。——漢·王符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1.小學生六禮六儀手抄報設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