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中國海洋事業的發展歷史和忽視海洋帶來的民族的危害,海洋和海洋科普教育的重要性。海洋科普場館對傳播海洋知識,弘揚海洋文化的重要性,下面分享一些關于海洋世界的手抄報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海洋科普知識手抄報 01
海洋科普知識手抄報 02
海洋科普知識手抄報 03
【海洋世界手抄報資料】
海洋科普知識手抄報:紅螺
紅螺有兩種,一種個體較大,產于南、北各地沿海,叫作紅螺;一種個體較小,只產于南方沿海,叫作皺紅螺。它們都是在淺海泥沙灘上生活的種類。它們的肉,特別是足部的肌肉肥厚,同鮑魚一樣,也是很好的海產食品。紅螺的貝殼呈球狀,殼質堅厚,表面生有肋紋及棘突。殼口內面很光滑,呈橘紅色,所以便獲得了紅螺的名稱。
紅螺除了肉可以食用以外,貝殼也很有用。貝雕廠用它制作的煙具或其他小工藝品很受人們的歡迎。初來海邊的人們很喜歡找幾個紅螺貝殼作紀念品。與紅螺相近的許多螺類,通稱骨膘,它們的貝殼長得稀奇古怪:有的前溝特別長,像個伸長的鳥嘴;有的貝殼表面長著許多瘤狀突起;有的長有長棘或刺,真是奇形怪狀無所不有。它們的貝殼雖然沒有寶貝、芋螺等的鮮艷多彩,但也是人們很喜歡收藏的種類。
海洋科普知識手抄報:勘察加蟹
勘察加蟹,屬甲殼綱歪尾類的一種無脊椎動物,生活在白令海和日本海的海洋深處,慢悠悠地在海底和叢生的海草之間爬行,過著底棲生活。
勘察加蟹長著一副好身材,算上長腿,它的體長在一米左右,身上除了披著堅硬的甲殼外,還在背部和邊緣長滿了大小不等的刺棘,舉著一對大鉗子般的螯足。那大長腿的末端長有黑色成鉤狀的指節,一副威風凜凜的樣于。在生活中我們都知道,螃蟹豎著眼睛、橫著走、八條腿,可是仔細看看這只大螃蟹,這么大的個頭,怎么只有六腿?原來由于勘察蟹長期穿梭于海底的巖石縫中,長期的適應這種環境,有一對腿已經退化,藏到腮腔里去了。
勘察加蟹的雌雄個體稍有差異。雌蟹的腹部呈圓形,第一對腹肢是成對的,第二對至第五對腹肢不成對,右邊的已經消失。雄蟹的個頭一般較雌蟹的大,頭胸部的長度可有22厘米,寬25厘米,腹部較小,呈三角形,沒有腹肢。
勘察加蟹在春、夏兩季喜歡生活在淺海地區,主要以海洋中的小魚或藻類植物為食。到了秋冬季節,便移至海洋深處去生活。每年的4-5月份是勘察加蟹的繁殖季節。這時,成群的雌蟹、雄蟹會聚集在淺海海底進行交配繁殖。交配時,雄蟹用它的螯足緊緊握住雌蟹的螯足長節,它們的配時時間可長達3-7天。在這段時間里,它們是不進食的。一般雌蟹每年春季產一次卵,每只的產卵量在7一25萬粒,初產的卵,皮膜都很薄,三大后開始變硬。卵由藍紫色逐漸變為橘紅色。產卵量的多少,常隨著母體的大小不同而定。雌蟹把卵產在自己的腹肢上,卵就在母親身體上生長發育,到第二年春天才孵化。初期孵化的小勘察加蟹生活在30一50米處的淺海的中層或底層,以后才會向深海中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