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爸爸媽媽給我們零花錢的主要目的,在于讓我們自己學會安排必要的費用支出,好讓我們負起應有的財務責任來。下面分享一些關于合理使用零花錢的手抄報設計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合理使用零花錢的手抄報設計內容】
合理使用零花錢的演講稿: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怎樣合理使用零花錢。
爸爸媽媽給我們零花錢的主要目的,在于讓我們自己學會安排必要的費用支出,好讓我們負起應有的財務責任來。也許我們大抵上都知道這一點,只是往往疏于管理,最終導致事與愿違。
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是,無論我們有沒有屬于自己的零花錢,我們將來長大后都要面對家庭、面對社會負起應有的財務責任。如果從小就有權支配零花錢,將會是一種很好的鍛煉,這樣我們長大后更適合充當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因為我們更善于找到成功的財務解決方案。
現在的問題是,這種鍛煉一要有機會,二要有科學指導,三要有如期效果。當然,由于我們年齡不足,在這方面往往考慮不到那么遠,因此,我們知道零花錢的概念、規范零花錢的使用,就顯得非常重要,不要認為零花錢是父母“理所當然”給我們的。
例如有這樣的兩個孩子,一個孩子在上個星期很努力,在×××比賽中得了獎,回到家后能主動自己煮飯、洗衣服,使父母對他的表現很滿意,所以得到獎勵30元,并告訴他:“如果以后繼續這樣努力,每個星期都能得到這些獎勵!
而另一個孩子知道同學××有零花錢,×××也有,就告訴父母。于是他每個星期得到了30塊零花錢。
很顯然,前者知道他的零花錢是怎么來的,所以會進一步努力,爭取每個星期都得到這樣的獎勵。這不但是錢的問題,更是一種榮譽。而后者會認為,他得到這些零花錢是“理所當然”的,因為其他孩子也有;說不定還會嫌少,因為橫向比較后總有一些孩子的零花錢數額比他高。并且,他并沒有明確自己怎么使用這些零花錢,所以容易導致他在和同學攀比中亂消費,最終反受其害。
從中容易看出,我們的零花錢能不能真正發揮作用,關鍵在于我們的價值觀。
一份調查表明,在現在的小學生和初中生中,77%的孩子感到自己的零花錢“不夠用”,18%感到“勉強夠用”,認為夠用的只有5%。并且隨著年齡增長,孩子對零花錢需求的胃口也越來越大。
而這些零花錢究竟用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調查表明,小學生的零花錢主要是用在了購買零食、玩具和文具上;從小學高年級開始使用范圍急劇擴大,生日聚會時邀請同學去歌廳唱通宵、請客送禮的比比皆是,還覺得這樣挺有面子。
但顯而易見,在了解到有關財商知識后,我們就應該明確,一旦我們有了“收入來源”,就要樹立起“資產”、“負債”的概念,了解基本的財務知識,慢慢學會承擔相應的財務責任。
只有這樣,才會在克服“零花錢是我理所當然得到的”同時,正確我、合理使用零花錢。如果我們有了零花錢卻不知道怎么用,就很難發揮零花錢的應有作用。
在這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要向父母或其他長輩征詢意見,和他們一起確立財務目標,也就是說接下來這個月、這一年中要辦成哪幾樣“大事”。
要知道,這種一起和父母研究、討論財務計劃的過程,本身就是在學習怎樣實現財務目標。當最終實現這個目標時,我們會從中受到極大鼓舞,很有成就感。
舉個例子來說,小敏想買一臺學習機,這時候他已經有了一定的零花錢和長輩給的壓歲錢,可是還差那么一點。這時候就可以和父母一起商量:要買學習機還差多少錢?怎樣才能籌到這些錢(不是單純地向父母討,而是通過自己的勞動付出賺取,這體現了前面所說的錢的交換功能)?這樣,他就會加倍努力,爭取早日湊到這些錢。
當小敏最終用他自己的零花錢,買到他夢寐以求的學習機后,一定會興奮異常,很有成就感,甚至到處宣揚“這是用我自己的錢買的”。
這種自豪感對我們的健康成長和財商培育所起到的積極作用是難以估量的!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