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冬至吃餃子手抄報設計內容

發布時間:2017-11-16  編輯:林儀 手機版

  導語:冬至吃餃子的由來要追溯到東漢末年,相傳是我國醫圣張仲景發明的,原因是為了防寒保暖。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于冬至的手抄報資料及圖片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民俗文化:冬至吃餃子手抄報設計內容

民俗文化:冬至吃餃子手抄報設計內容

民俗文化:冬至吃餃子手抄報設計內容

  【關于冬至的的手抄報資料】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相信很多北方朋友都聽說過這句古老的諺語,南方朋友可能對此有些迷惑。其實很簡單,您仔細看看那兩邊翹翹,中間圓滾滾的餃子,長的是不是有點像咱身體上的某個器官?沒錯,就是耳朵。

  據說,餃子早在三國的時候就有了,不過那會的餃子跟現在的餛飩差不多,煮熟以后和湯一起盛在碗里混著吃,所以當時的人們把餃子叫“餛飩”。直到唐代以后,餃子才變得和現在一樣。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要追溯到東漢末年。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圣張仲景首先發明的。他的“祛寒嬌耳湯”的故事在民間流傳至今。

  傳說冬至吃餃子緣起于東漢醫圣張仲景,據說在冬天張仲景看到百姓因寒冷凍壞了耳朵,故把御寒的藥物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狀的物體,起名“嬌耳”,在冬至那天煮熟讓人們連湯吃下,保護耳朵。

  時至今日,人們把包餃子的習俗沿襲了下來。每到冬至日,人們就模仿張仲景做“嬌耳”煮食并和熱湯,積久成俗,“嬌耳”傳久生變,又有了“餃子”、“扁食”、“水餃子”、“水點心”等地方性名稱。冬至日吃餃子的習俗就這樣一代一代流傳下來。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1.關于冬至時節手抄報設計內容

2.關于冬至的手抄報版面設計圖

3.2016精選關于冬至的手抄報內容

4.有關冬至的手抄報內容:冬至的傳說

5.2016喜迎冬至手抄報設計圖

6.好家風手抄報設計內容

7.

8.小學生彎腰行動手抄報設計內容

9.喜迎冬至的手抄報圖片2016

10.傳承中華美德手抄報內容設計2016


網友評論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国产精品看片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2020 | 在线精品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蜜芽tv在线一区 | 久久在国产精品视频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一区蜜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