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弟子規(guī)》一書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雖然歷時久遠,但仍具有極強的閱讀價值和深遠的教育。下面分享一些關(guān)于弟子規(guī)的手抄報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guān)于弟子規(guī)的手抄報設計內(nèi)容】
讀后感:讀《解讀弟子規(guī)》
《弟子規(guī)》是教育孩子守規(guī)矩很好的材料,《弟子規(guī)》,道理看似小,卻是我們最無知和薄弱的地方。《解讀弟子規(guī)》是一本適合老師、孩子、家長閱讀的書,我們學校已把它作為教育孩子的校本課程。仔細讀過《弟子規(guī)》,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于“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彼粫r在我耳邊叮嚀:做事不要匆匆忙忙,匆忙容易出錯;遇到該辦的事情,不要怕困難而猶豫退縮,也不要輕率隨便地敷衍了事。
我想每一個人,都能夠親身體會到,當自己很忙的時候,心里就會愈來愈緊張,越緊張越不知所措,甚至沒有一點頭緒,做出事情來就會漏洞百出。不是事情忘了做,就是做得一踏糊涂。所以這一段話“事勿忙,忙多錯”,就是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我們心里都要先有一個計劃。什么是優(yōu)先次序?我們都要明了,哪一個應該先做,哪些比較重要我們應該要先做。千萬不可以等到時間非常緊迫的時候,才匆匆忙忙非常地緊張來把它完成,“欲速則不達”。往往會做得不好,也很容易出差錯,而且也會影響整個團體。如果是團體行動的話,你的緊張、你的忙亂都會讓人家情緒整個受到影響。所以,我們做任何事情,內(nèi)心一定要清清楚楚,不要事情很多就忙亂得沒有頭緒。做任何事情,應該從容不迫,要有充裕的時間去稍微計劃,我們的事情應該怎么做,免得事到臨頭,擠在一起做,亂成一團,最好能養(yǎng)成“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
“勿畏難”也是在說我們做事或者學習,在工作也好,或者在處理事情也好,我們要有不畏困難的這種心態(tài)。人往往都會挑好做的去做,碰到困難的大部分都會畏縮,不敢前進。也因為這種心態(tài),所以人要超越自己的能力,往往有相當大的困難。我們也看到很多人,遇到上級布置的工作,不是推脫就是覺得壓力大,承受不了,就是脾氣暴躁,亂發(fā)飆,這樣不但不會完成任務,而且會把自己弄得身心疲憊,到頭來一事無成,還落得一身病。我們何不樂觀接受任務,把自己怕困難的這種心去除掉。碰到困難的事情,我們冷靜一點,頭腦冷靜一點,能反覆再三的學習,肯定可以做好。即使我們做出來的結(jié)果不如我們預計的好,但至少我們已經(jīng)努力過,沒有遺憾了!拔鹞冯y”,也是我們做人處世相當重要的一種鼓勵,要鼓勵自己不要怕困難,要經(jīng)常勉勵自己,向自己挑戰(zhàn)。果能如此,經(jīng)常向自己挑戰(zhàn),你的才學都會慢慢的進步,更為提升。
讀弟子規(guī)有感作文
《弟子規(guī)》一書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雖然歷時久遠,但仍具有極強的閱讀價值和深遠的教育。雖然是規(guī)范小學生言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的基礎啟蒙教育,但成年人閱后也倍受教育。雖然都是些日常小事,但講的都是為人處事,做人的道理。
《弟子規(guī)》分8段,總敘,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總敘“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边@一段總包括《弟子規(guī)》的全部內(nèi)容。而每一段的標題則也是那一段意思包括!兜茏右(guī)》是古代先賢留給后人教育下一代的“秘方”,是古人教育方法思想的菁華與結(jié)晶。讀《弟子規(guī)》后,感受十分深。
特別是第三部分“信”良好的品德和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中,有一篇“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對我感觸尤其深。說的是無意做了壞事,我們說他是做錯”,但明知不對的事,卻還要故意去作,這就是非?蓯旱男袨榱。聯(lián)系到現(xiàn)實生活,我們總是要工作的,但只要工作,難免有時會干些錯事,這就是所謂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錯了不要緊,要緊的是如何認識錯誤,是感到內(nèi)心羞愧,還是無所謂,是真誠道歉,改正錯誤,還是強詞奪理,千方百計推卸責任;是立即改正錯誤,虛心接受批評,還是隱瞞事實掩蓋錯誤,這是一個人思想品質(zhì)和道德品德的表現(xiàn),我們要做前一種人,做一個誠實守信有錯必改光明磊落的人,決不學那種欺上瞞下說謊造假推卸責任有錯不改的人。后一種人則必須受到嚴懲。
還有一句話是“過能改,歸于無,倘掩飾,增一辜!边@句話的意思是有錯能改,這個過錯就沒有了,可要是故意掩飾,那就錯上加錯了。我認為這一句十分有道,讀完后感受十分深。做錯事不要緊,主要看你能不能改,故意瞞過去只會讓你錯上加錯。其實這個道理是教育一個人要誠實。在生活中有許多這樣的事例,在做人方面,《弟子規(guī)》也寫到很多,人首先要有孝順長輩的心,要有一顆友愛的心,只有一個人的品德高了,才能做好人,學習的根本就是:人的品德修養(yǎng)。“敏而學,慎于行”要力行,又要學文,這樣了,才能成為真正有用的人。所謂品德,就是一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也許一個人很會學習,但處人方面,不一定會很好。一個人的素質(zhì)是很重要。
由此我們還可以看出,《弟子規(guī)》不僅是孩子的規(guī)矩,也是我們成人的規(guī)范。古人云:“夫風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币簿褪钦f,所謂風俗教化,是從上向下,從前向后推行的。這個道理對于興旺家族如此,對于興旺民族,興旺國家也是同理。由此可見,學習《弟子規(guī)》,不僅是對我們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也是對我們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傳承,是現(xiàn)在,將來每一個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