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我國是個多地震的國家,發生在我國境內的地震具有頻率高、強度大、震源淺及分布廣等特點。因此,我國成為世界上地震傷亡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對此,社會公眾普遍懷有恐震心理,甚至談震色變。下面分享關于地震科普知識的手抄報資料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地震科普知識的手抄報資料】
一般情況下,家庭防震主要不得包括如下措施:
①家庭建造住房時要考慮防震抗震問題,并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
②每個家庭成員平時應學習地震知識,盡可能多掌握自救方法,切忌盲目外逃避震、跳樓等;
③明確震時的疏散路線和避震地點;④加固室內家具雜物,防止震時翻倒跌落造成傷害;
⑤準備避難和營救用品,如手電筒、打火機、半導體收音機,夠3天用的食品和飲用水、藥品等;
⑥妥善保管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防止煤爐、煤氣爐等在地震時翻倒、泄漏;
⑦分配各人震時應急任務,特別是防火、斷電、保護老人小孩等,避免震時忙亂;
⑧學會并掌握基本的醫療救護技能;
⑨在接到短期地震預報后,要隨時注意了解來自政府和地震部門的地震信息;
⑩一旦發生有感地震,在來不及跑到戶外的情況下,盡量躲避在開間小的房間里、堅固的家具下面或墻角等部位,待振動過后,迅速撤離到戶外空曠地,避免后續地震造成房屋倒塌而引起傷亡。
我國的地震預報由于國家的重視和其明確的任務性,經過一代人的努力,已居于世界先進行列。但由于地震是一種十分復雜的自然現象,地震預報仍處于探索階段,帶有一定的經驗性和局限性。因此,減輕地震災害必須走綜合防御的道路。其中搞好防震減災宣傳,普及地震科學和防震抗震知識,提高全民防災意識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
地震時的自救四大常識
1.大地震時不要急
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筑物被破壞平均只有12秒鐘,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你千萬不要驚慌,應根據所處環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擇。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門外。如果住的是樓房,千萬不要跳樓,應立即切斷電閘,關掉煤氣,暫避到洗手間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鋪等下面,震后迅速撤離,以防強余震。
2.人多先找藏身處
學校、商店、影劇院等人群聚集的場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亂,應立即躲在課桌,椅子或堅固物品下面,待地震過后再有序地撤離。教師等現場工作人員必須冷靜地指揮人們就地避震,決不可帶頭亂跑。
3.遠離危險區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應用手護住頭部,迅速遠離樓房,到街心一帶。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遠離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壓線等。正在行駛的汽車和火車要立即停車。
4.被埋要保存體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廢墟埋壓,要盡量保持冷靜,設法自救。無法脫險時,要保存體力,盡力尋找水和食物,創造生存條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員。
更多相關板報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