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科學家資料手抄報內容
我們現在的生活十分的便利,著一些都是多虧了我們的科學家偉大的發明才做到的。下面是小編整理收集的科學家資料手抄報內容,歡迎閱讀參考!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
今天,我要告訴你們一個秘密,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是《科學家的故事》。
這本書主要講了許多科學家經歷種種磨難,最后終于成功的事情。
這本書既給我了知識,又教育了我,比如諾貝爾拼命刻苦鉆研的精神和阿基米德到死還想著幫人們解開未解開的難題的品質等。
在這本書里,我最喜歡的人物是牛頓,他生在意大利,是一個近代科學歷史上的經典的物理學的大師,他曾發現了力學三定律:慣性定律,落體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為未來人們研究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此外他還創造了萬有引力定律。
牛頓對光的分解研究,打開了近代光科學研究的大門。他發現,陽光可以分解成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對以后人們研究光時作出了很大的幫助。
這種廢寢忘食的精神真了令我感到敬佩:有一次。給牛頓做飯的老太太有點事出去了,臨走前叫牛頓煮雞蛋吃。等到老太太回來后,問牛頓雞蛋煮好了沒有,牛頓邊工作邊說煮好了。等她掀開鍋蓋一看,被驚呆了。原來因為牛頓忙于計算,錯把懷表當成雞蛋放進鍋里去煮了!
這本書真是太好看了,所以我建議大家沒事時也讀讀這本《科學家的故事》。
科學家的故事
本杰明·富蘭克林是在偶然的機會想到發明避雷針的:
富蘭克林最著名的發現是統一了天電和地電,破除了人們對雷電的迷信。在用萊頓瓶進行放電實驗的過程中,富蘭克林面對著電火花的閃光和劈啪聲,總是禁不住與天空的雷電聯想 起來,他意識到萊頓瓶的電火花可能就是一種小型的雷電。為了驗證這個想法,必須將天空中的雷電引到地面上來。
1752年7月的一個雷雨天,富蘭克林用綢子做了一個大風箏, 風箏頂上安上一根尖細的鐵絲,又用絲線將鐵絲聯起來通向地面,絲線的末端拴一把銅鑰匙,鑰匙又插入一個萊頓瓶中。富蘭克林將風箏放上天空,一陣雷電打下來,只見絲線上的毛 毛頭全都豎立起來,用手靠近銅鑰匙,即發出電火花。天電終于被捉下來了。富蘭克林發現,儲存了天電的萊頓瓶可以產生一切地電所能產生的現象,這就證明了天電與地電是一樣的 。
在1747年,富蘭克林就從萊頓瓶實驗中發現了尖端更易放電的現象,等他發現了天電與地電的統一性后,就馬上想到利用尖端放電原理將天空威力巨大的雷電引入地面,以避免 建筑物遭雷擊。
1760年,富蘭克林在費城一座大樓上樹起了一根避雷針,效果十分顯著。 牛頓被蘋果砸死了,從而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科技小制作
制作小電風扇
周日,我閑著沒事,便試著做一個環保的小電風扇。
首先,我找來了一些沒用的材料:口香糖盒,廢布條、廢電線、四驅車馬達、礦泉水瓶蓋…….等等。
我先把廢布條剪成扇葉形狀,中間打一個洞,再裝到四驅車的馬達上。可是,難點出現了――-扇葉根本就不能固定。可要做到既不損壞質量,也不影響美觀,又有什么辦法呢,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想了很久,也沒想出來。突然,我靈機一動,把礦泉水瓶蓋也裝在了扇葉外面。這一重大工程(這對我是一個重大工程)又將繼續下去。我又將電池和電線裝在了馬達上,讓馬達轉了幾圈。這時我又想起電池需要一個電池盒,而這又是最難的。
我突然想到科學袋里有一個電池盒,就拿了出來,便又把電線接起來。()電風扇絲毫未動。我這下奇怪了。突然,我發現天空中冒煙了,看一看電風扇,不看不知道,看了嚇一跳,“正極”與“負極”連在一起了!我趕緊切斷電源。我把電線分開,重新繞到馬達上,電風扇轉了。
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可開了一會,問題又出現了。沒有開關,總不能讓它一直轉下去吧!于是,我便下定決心,要做一個開關。這比做一個電風扇還要難。
我畫了許多張圖紙,都是無用功。最后,我終于想出了一個“笨”辦法。
我拿來一個手電筒,把上面的開關拆了下來,又裝在電風扇上,試試還真行。我的心里比吃了蜜還甜。
這次,我得出了一個結論,真正的成功,要經受許多磨難。
科技的作文
對于科技這個詞語,大家都很熟悉。簡單說來,科技就是科學技術。從廣義的角度來看,它是指自然科學技術和社會科學技術的總和。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時間的推移,科技如雨后春筍,正在祖國大地迅猛地發展。環顧生活,科技是無處不在的,科技就在我身邊!
夜晚走在路上,有電燈給我們照明;給朋友打個電話,隨手可以掏出手機;回到家里,打開電視看看新聞,開啟電腦,可以和朋友聊天;媽媽用電飯煲蒸好了飯;開開電暖器;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欣賞著媽媽用電炒鍋調制出來的美味佳肴……你看,隨時隨地,我們能離開科技嗎?
科技的用處可是大了去啦!比如說:如果沒有電動車,我們就不便和遠方的親朋好友交往;如果沒有動車組,人們到各地旅游就很難實現朝發夕至;如果沒有航天飛機,人們進入太空將是一句空話;如果沒有破冰船,我們就很難到南極考察;如果沒有航天器具,人們登月將只能是幻想……
相反,有了科技,我們的生活將變得更加美好——有了傳真,我們的文件,瞬間可以輕松地傳出!有了機器人,它可以置身人們難以到達的空間;運用激光,可以制成健身器材;有了空調,即使是炎熱的夏日,也可以讓人們舒適如春……
不難看出:這一切,人們享用的都是科技的成果!
由此可知:科技,幫助我們創造了優越的生活環境;科技,提高了我們的生活質量;科技,是全世界人們智慧的結晶!
我們身處科技中,要不斷學習新的科技!
科技就在我們身邊,我們還要大力發展科技!
世界上最偉大的十大科學家。
1、牛頓
艾薩克·牛頓,1643年—1727年,享譽世界的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自然哲學家,被譽為“近代物理學之父”,同時也是科學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人。
牛頓被稱為百科全書式的“全才”,在物理學上,他提出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成為幾個世紀物理學的基礎。在光學上,他發明了反射望遠鏡,并基于對三棱鏡將白光發散成可見光譜的觀察,發展出了顏色理論。他還系統地表述了冷卻定律,并研究了音速。在數學上,牛頓與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分享了發展出微積分學的榮譽。他也證明了廣義二項式定理,并為冪級數的研究做出了貢獻。在經濟學上,牛頓提出金本位制度。
2、伽利略
伽利略·伽利雷,1564年~1642年,意大利天文學家、物理學家和工程師、歐洲近代自然科學的創始人,被稱為“觀測天文學之父”、“現代物理學之父”、“科學方法之父”、“現代科學之父”。
伽利略研究了速度和加速度、重力和自由落體、相對論、慣性、彈丸運動原理,并從事應用科學和技術的研究,描述了擺的性質和“靜水平衡”,發明了溫度計和各種軍事羅盤,并使用用于天體科學觀測的望遠鏡。他對觀測天文學的貢獻包括使用望遠鏡對金星相位的確認,發現木星的四顆最大衛星,土星環的觀測和黑子的分析。
3、愛因斯坦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879年—1955年,出生于德國巴,美國和瑞士雙國籍的猶太裔物理學家。蘇黎世大學物理學博士,提出光子假設、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同年創立狹義相對論,1915年創立廣義相對論,1933年移居美國、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任職,1940年加入美國國籍同時保留瑞士國籍。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20世紀的“世紀偉人”。
愛因斯坦的理論為核能的開發奠定了理論基礎,開創了現代科學技術新紀元,被公認為是繼伽利略、牛頓之后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也是批判學派科學哲學思想之集大成者和發揚光大者。
4、愛迪生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1847年—1931年,出生于美國俄亥俄州,世界著名的發明家、物理學家、企業家,被譽為“世界發明大王”。擁有眾多知名重要的發明專利超過2000項,被傳媒授予“門洛帕克的奇才”稱號。
愛迪生一生發明無數,對人類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發明的留聲機、電影攝影機和電燈對世界有極大影響。
5、法拉第
邁克爾·法拉第 ,1791年~1867年,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也是著名的自學成材的科學家。由于他在電磁學方面做出了偉大貢獻,被稱為“電學之父”和“交流電之父”。
法拉第首次發現電磁感應現象,并進而得到產生交流電的方法。他在電力場的關鍵性突破,永遠改變了人類文明。
6、開普勒
約翰尼斯·開普勒,1571年—1630年,德國天文學家、數學家與占星家。開普勒發現了行星運動三大定律,分別是軌道定律、面積定律和周期定律,使他贏得了“天空立法者”的美名。同時他對光學、數學也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他是現代實驗光學的奠基人。
7、達爾文
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1809年—1882年,英國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提出了生物進化論學說,從而摧毀了各種唯心的神造論以及物種不變論。除了生物學外,他的理論對人類學、心理學、哲學的發展都有不容忽視的影響。恩格斯將“進化論”列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
8、麥克斯韋
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1831年—1879年,出生于英國蘇格蘭愛丁堡,英國物理學家、數學家。經典電動力學的創始人,統計物理學的奠基人之一。麥克斯韋被普遍認為是對物理學最有影響力的物理學家之一,沒有電磁學就沒有現代電工學,也就不可能有現代文明。他出版的《論電和磁》,也被尊為繼牛頓《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之后的一部最重要的物理學經典。
9、達芬奇
列奧納多·達·芬奇,1452年—1519年,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自然科學家、工程師,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并稱“文藝復興后三杰”,又稱“美術三杰”。達·芬奇思想深邃,學識淵博,擅長繪畫、雕刻、發明、建筑,通曉數學、生物學、物理學、天文學、地質學等學科,是人類歷史上少見的全才。現代學者稱他為“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
10、諾貝爾
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1833年~—1896年,瑞典化學家、工程師、發明家、軍工裝備制造商和矽藻土炸藥的發明者。他一生擁有355項專利發明,并設立諾貝爾獎,授予世界各國在這些領域對人類做出重大貢獻的人。
【科學家資料手抄報內容】相關文章:
科學家主題手抄報內容08-30
小小科學家手抄報內容08-18
冬至手抄報資料內容10-31
冬至的手抄報內容資料10-25
環保的手抄報資料內容08-27
環衛手抄報內容資料05-05
環保手抄報的內容資料04-17
守法手抄報的內容資料08-13
手抄報科學內容資料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