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古詩體式簡談兼對中學課本兩處詩體說法的商榷。中國古代詩歌體式繁多,在古詩的分類和叫法上也眾說紛紜。下面分享一些關于古詩詞的手抄報圖片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生古詩手抄報圖片01
小學生古詩手抄報圖片02
小學生古詩手抄報圖片03
《獨坐敬亭山》 作者:李白(唐代詩人)
眾鳥高飛盡, 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
【翻譯】
鳥兒們飛得沒有了蹤跡,天上飄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遠處飄去。只有我看著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無語地注視著我,我們誰也不會覺得滿足。誰能理解我此時寂寞的心情,只有這高大的敬亭山了。
《望洞庭》 作者:劉禹錫(唐代詩人)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無翠, 白銀盤里一青螺。
【翻譯】
洞庭湖的湖水和秋天的月亮交相輝映,顯得十分和諧 。 潭面上沒有一點風,就像一面未經磨拭的銅鏡。 遠望,洞庭湖的景色十分秀麗。 湖中那些君山就宛如白銀盤上的一個小青螺。
《憶江南》 作者:白居易(唐代詩人)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翻譯】
江南是個好地方,那里的風景我熟悉。日出時,江中的滾浪比火還紅艷,春天里,一江綠水仿佛被藍草浸染。怎能讓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
《鄉村四月》 作者: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翻譯】
山陵、原野草木茂盛,遠遠望去,一片蔥郁,而稻田里的水色與天光相輝映。杜鵑聲聲啼叫,天空中煙雨蒙蒙。繁忙的四月到了,農民都開始忙起了農活兒,村里沒有一個閑人。他們剛剛完成了種桑養蠶,又去插秧了。
《四時田園雜興》 作者:范成大(宋代詩人)
土膏欲動雨頻催,萬草千花一餉開。
舍后荒畦猶綠秀,鄰家鞭筍過墻來。
【翻譯】
白天在田里鋤草,夜晚在家中搓麻,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務勞動。小孩子雖然不會耕田織布,也在那桑樹陰下學著種瓜。
《漁歌子》 作者:張志和(唐代詩人)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翻譯】
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翱翔,江上黃綠色的魚兒歡快地游著,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樣的鮮艷。江岸一位老翁戴著青色的箬笠,披著綠色的蓑衣,沐浴著斜風細雨坐在船上,他被美麗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