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10月31日是萬圣節,這也是凱爾特歷的最后一天。萬圣節起初是一個異教徒的節日,紀念死去的人。萬圣節源于圣徒日前夜,始于2000多年前。分享關于萬圣節的手抄報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萬圣節手抄報圖片01
萬圣節手抄報圖片02
萬圣節手抄報圖片03
【萬圣節手抄報資料】
萬圣節為什么要戴面具?
萬圣節的服裝起源于屬陰節祭禮中,參加者宰殺牲畜并披上牲畜的皮。還有,參加者戴上的各式面具原是為逃避邪靈的,也流傳了下來。
在古時候,如果有旱災或是其它重大的災難,人們便會帶上丑陋的面具,因為他們害怕深夜還在外面游走的惡靈,如果晚上必須出門,便會戴上面具或用動物的皮毛裝飾自己,希望惡靈認不出他們來,或被丑陋的面具嚇走。
后來敬畏鬼神的宗教意味逐漸轉薄,慢慢開始有小孩穿上鬼和精靈的衣服,出去嚇鄰居trick or treat(不給糖,就搗蛋),要大人請吃糖果的趣味習俗。
萬圣節的服裝起源于惡作劇,也要求大人帶孩子一起出門(一般是大人駕車停在路邊,小孩去敲門討糖trick or treat)。大人應該要求孩子只許去門口有節日布置的并點了燈的人家,否則不許打擾。另外討糖過程中必須始終站在大門口等待,不許進屋,討回的糖也要交給大人檢查后才許吃。對接待孩子的人家也要求不給自家制作的食品,也不給未包裝的食品。
公共場合以及居家周圍的節日布置都是自愿的。鬼臉南瓜燈、白網黑蜘蛛、白衣鬼等,都是節日的裝點,已全然沒有駭人之鬼魅色彩。有的女學生還在這時候會買一對南瓜或者鬼骷髏的耳環來佩帶。如果有哪家的布置做得過分恐怖了,會遭到有關方面的制止,媒體也會令其曝光,讓公眾指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