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科普知識手抄報圖片設計

發布時間:2017-09-21  編輯:林儀 手機版

   導語:科學普及簡稱科普,又稱大眾科學或者普及科學,是指利用各種傳媒以淺顯的、讓公眾易于理解、接受和參與的方式向普通大眾介紹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推廣科學技術的應用、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的活動。下面分享一些關于科普知識手抄報的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09.jpg?x-oss-process=style/qr.yuwenmi

科普知識手抄報圖片01

 

12.jpg?x-oss-process=style/qr.yuwenmi

科普知識手抄報圖片02

 

14.jpg?x-oss-process=style/qr.yuwenmi

科普知識手抄報圖片03

 

  【科普知識手抄報資料】

  1.音樂會讓孩子更聰明嗎?

  長期以來,人們都認為音樂教育對兒童的智力發育有好處,近年來的科學研究證實了這種說法。科學家已經發現,音樂教育對4歲到15歲孩子的大腦發育起到促進作用。

  2.為什么石英手表走時準確?

  現在,大部分復雜的機械手表都被石英手表取代,這是因為一只普通的石英電子表每日誤差小于0.5秒,比大部分機械表精確得多。石英表也可叫做“晶體振動式電子表”,當電流通過石英晶體時,晶體就會變形“發振”,石英表就是利用周期性持續“發振”的晶體,為我們帶來準確的時間。而機械手表由于受地球引力作用,水平位置和豎直位置的偏移會產生位差,加之受外界溫度、磁場、震動等影響,因此機械手表很難達到石英手表的精度。

  3.思考消耗體力嗎?

  我們常常有這樣的經驗,當我們苦于思索某個難題的時候,即使沒進行什么體力活動,也會感到疲勞。那么,坐著不動苦思冥想會消耗體力嗎?答案是肯定的。其實,人的大腦是一臺24小時不間斷工作的機器。當一個人思考的時候,他的大腦內的數百萬個神經元就會相互傳遞信息,并把大腦的各種指令不停地傳遞到身體的各個部位。這些神經元工作的時候當然需要“燃料”。據測算,它們每天消耗掉肝臟儲存的血糖的75%,而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20%。

  4.為什么曬太陽有益健康?

  維生素D3是人和很多動物生長、發育、維持生命必不可少的脂溶性維生素。如果人缺乏維生素D3,將會患上軟骨病或者佝僂病。人類可以通過服用維生素片來補充維生素D3,但走出戶外曬太陽則是人類最古老、最經濟、最舒服的補充維生素D3的方式。

  5.自己可以在家里用水造雪嗎?

  既然雪是由水轉化而來的,那么在不下雪的冬天,我們可以自己用水制造雪嗎?答案是不可以。這個問題的關鍵是:塵埃。自然界的雪形成于大氣上層,當空氣中微小的水滴遇到冰晶或塵埃等成核微粒的時候,它們就變成了雪。但你在家里造雪的時候,你并沒有產生雪所必須的冰晶或塵埃微粒。專業的造雪機在灑水的時候同時灑出大量成核微粒,而且它的灑水量非常大,這樣才能造出大量的雪。

  6.為什么吃飯之后很多人會犯困?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在吃完一頓大餐之后立即出現昏昏欲睡的感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在于我們大腦內分泌的一種激素——食欲激素。當一個人吃完飯之后,他攝取的大量葡萄糖會減少這種蛋白質類激素的分泌,從而讓人感到困倦。

網友評論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永久电影三级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制服丝袜清纯 | 在线不卡视频V二区三区 | 天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