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下面分享關于推廣普通話的手抄報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廣普通話的手抄報資料】
普通話的重要性:
普通話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方言,不同地方的人用各自地方言對話時,就會出現隔閡,造成雙方產生許多不必要的誤會,甚至會誤了大事。所以我們更需要一個共同的語言—普通話。
聽爸爸說1979年對越反擊戰時,一個東北兵在放哨時發現不遠處有一敵兵,他立即向連長匯報:“報告連長,發現一敵兵在活動”。但東北人把人發音為“營”,連長一聽嚇一跳,心想:一個營至少有百號人,這可不是小事。就這樣他立即向上逐級匯報,部隊首長立即派兵支援,但到那一看才一個敵兵....最后首長嚴厲批評了小戰士,那個小戰士也很委屈,就是因為他說的是地方土話誤了大事。
其實這種事例還很多很多,有時還可能因土話讓人失去生命,所以我們不能小看它,我國是個多民族國家,即便是同一個省不同市都有不同的語言,在這種情況下就更需要普通話了,否則在語言的溝通上就會“寸步難行”。
如果說土話是個門,那么普通話就是開啟這扇門的鑰匙;如果說土話是使兩岸隔開的江河,那么普通話就是連接心靈兩岸的大橋,使人與人的心靈連接在一起......
讓我們大家都來學普通話來說普通話,讓普通話在中國的每一寸土地上生根發芽,讓每一個華夏兒女都會說普通話,讓普通話在各民族間架起友誼的橋梁,架起愛的語言,讓因語言不通而產生隔閡的歷史成為過去,讓每個中國人都會說普通話,會說普通話是我們的驕傲!
普通話的繞口令:
1.種糧大戶黃世康
種糧大戶黃世康,稻谷收了百籮筐。碾成米,乘下糠。賣了糠, 去買缸。賣糠又買缸, 買缸又賣糠。到底是先賣糠后買缸, 還是先買了缸后賣糠?請你去問黃世康。
2.布補鼓
老虎堂上一面鼓,鼓上一只皮老虎。皮老虎,抓破鼓,拿塊破布往上補。見過破布補破褲, 哪見破布補破鼓?
3.崔粗腿與崔腿粗
山前住著崔粗腿,山后住著崔腿粗,二人山前來比腿,不知是崔粗腿比崔腿粗的腿粗,還是崔腿粗比崔粗腿的腿粗。
4.板凳寬扁擔長
板凳寬,扁擔長,扁擔沒有板凳寬,板凳沒有扁擔長。扁擔要綁在板凳上,板凳不讓扁擔綁在板凳上,扁擔偏要綁在板凳上。不知是板凳硬,還是扁擔強。
5.喇嘛和啞巴
有一個喇嘛,手里提著一個鰨目;有一個啞巴,腰里別著喇叭,手里提著鰨目的喇嘛要拿鰨目換啞巴腰里別著的喇叭;腰里別著喇叭的啞巴,不肯拿喇叭換喇嘛手里提著的鰨目;手里提著鰨目的喇嘛,打了腰里別著喇叭的啞巴一鰨目,腰里別著喇叭的啞巴,也打了手里提著鰨目的喇嘛一喇叭。
更多相關板報資料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