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下面分享關于中秋節的手抄報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秋節手抄報資料】
中秋節唯美作品:
風情的中秋
老舍《四世同堂》
現代名家中,老舍先生在長篇小說《四世同堂》中描繪了北京別具風味的中秋:“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麗的時候……那些水果,無論是在店里或攤子上,又都擺列得那么好看,果皮上的白霜一點也沒蹭掉,而都被擺成放著香氣的立體的圖案畫,使人感到那些果販都是些藝術家,他們會使美的東西更美一些。況且,他們還會唱呢!他們精心地把攤子擺好,而后用清脆的嗓音唱出有腔調的果贊:唉--一毛錢兒來耶,你就挑一堆我的小白梨兒,皮兒又嫩,水兒又甜,沒有一個蟲眼兒,我的小嫩白梨兒耶!”“好景不長,不久后,北平被占領,人們成了亡國奴。即使這樣,大家也要過節。到中秋節了,祁老人到街上去想買個兔兒爺給自己的小孫子,買點月餅、買兩盆菊花回來。可是街上已經沒有兔兒爺、菊花可賣了,沒有節日可過了。良辰美景在國仇家恨面前變得索然無味,不是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很難完全體會其中的辛酸。”
相思的中秋
張九齡《望月懷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相關背景:除了親情,愛的相思也往往進入中秋詩文,唐初張九齡的《望月懷遠》就可以看做這方面的代表,這種相思跟花前月下的意象非常和諧,寫得溫情脈脈,而且張九齡無意中開拓了中秋詩詞的境界,他筆下的月亮不是“山高月小”的山月,不是長空朗月,而是海上之月,撲面而來的是宏大的意境,前無古人。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