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語:下面分享關(guān)于好書伴我成長手抄報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作文:
我從小就有一個伙伴,他一直陪我到了現(xiàn)在,他就是書。
小時,我每晚都要媽媽講睡前故事,別人聽幾個小故事就睡覺了,可我每次都越聽越精神,每回我都要媽媽多講幾個故事,我才肯乖乖睡覺。就這樣書伴我走過一個又一個夜晚,陪我度過一年又一年。
到了上小學的年齡媽媽送給我了一本書,我很興奮,可媽媽忘了我還認字不多,沒拼音壓根讀不懂,沒辦法又買了一本帶拼音,雖然帶拼音,但讀起還是很吃力,可我依然讀得津津有味。就這樣書又伴我度過了一年又一年。
現(xiàn)在我馬上就要上初中了,老媽也就不讓我讀課外書我只好把幾本主課書讀了一遍又一遍了,讀的我頭暈眼花,每次讀書時總心里癢癢的,最后實在忍不住了,我想了個辦法“竊讀”。
到了中午我早早的吃完飯,躺在床睡午覺。過了一會兒老媽也去睡覺了,我躡手躡腳的跑到書柜旁抽下一本書,趴在被窩里,打開手電,看了起來,不時探出腦袋看看老媽來了沒,那感覺就像老鼠偷東西怕被貓發(fā)現(xiàn)一樣。時間過得真快,轉(zhuǎn)眼間過了半個小時,我心滿意足的放回了書,睡了起來。
書謝謝你伴我走過了一年一年。
好書推薦:
1、《送你一顆子彈》作者: 劉瑜 上海三聯(lián)出版社
這本書里記錄的是作者2005—2009年左右(尤其是2006—2007年)生活里的點點滴滴。在這本書里,被“審視”的東西雜七雜八,有街上的瘋老頭,有同宿舍的室友,有愛情、電影和書,大到制度,小到老鼠。由于我寫這些東西的時候,出發(fā)點并不是寫一本書,所以不同文章往往風格迥異,長短不一,質(zhì)量不均,隨著社會形勢、荷爾蒙周期以及我逃避生活的力度而起伏。
2、《塵世·挽歌》作者:野夫 新星出版社
如果說詩歌是面對天空的話,那么散文就是面對大地了。野夫的作品正是由哭泣的大地孕育出來的。微風漾水,淡靄凄林,有著很豐富的人生意味。他的寫法,很傳統(tǒng)。我說的傳統(tǒng)是指他的胸襟、意緒、文思以及相對應(yīng)的句式、布局和節(jié)奏。每一篇,都像塊狀物那般結(jié)實。情感濃烈,但有控制。文字樸素,又帶著優(yōu)雅。對人的描寫采用線性白描法,對事物的思考也是東方式的,圍繞著主脈一路探究、追述下去。作品是簡單里有復(fù)雜;文字是平實中有華采。中國文學傳統(tǒng)深厚,而非落后。能繼承下來,真是要下些工夫的!
3、《此生未完成》作者:于娟 湖南科技出版社
一位母親、女兒和妻子的生命日記。
2009年12月于娟確診患乳腺癌后,寫下一年多病中日記,在日記中反思生活細節(jié),并發(fā)出“買車買房買不來健康”的感嘆,引起網(wǎng)友關(guān)注和眾多媒體熱議。于娟于2011年4月19日凌晨去世,眾多網(wǎng)友在網(wǎng)上進行追悼。一個年輕生命,在生死的邊緣,用生命寫下病中日記。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于娟完全放下了生死,放下了名利權(quán)情,赤裸裸的去反思和寫作。所有的浮躁沉淀了,所有的偽裝剝離了,所有的喧囂遠去了,所有的執(zhí)著放下了。只有一個普通的女子,普通的女兒、妻子、母親對生命最單純的感悟。在這個故事里,很多讀者看到的不是于娟,而是自己。
更多相關(guān)文章推薦: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