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長征是人類歷史上艱苦奮斗精神的楷模。長征途中,紅軍將士面對的是一條條波濤洶涌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聳立的雪山,一片片茫無涯際的草地,前有敵軍,后有追兵,可就是在這“敵軍圍困萬千重”的逆境中,紅軍轉戰兩萬五千里,終于從100萬的敵人中殺出了一條生路。譜寫出一曲曲動人的“永久奮斗”的革命樂章。下面分享關于長征精神的手抄報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長征精神手抄報資料:紅軍長征的人本精神】
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是一部偉大的革命英雄主義史詩。它向全中國和全世界宣告,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紅軍長征,鑄就了偉大的長征精神。
“人本精神”究其本質而言是對人自身生存和發展權利的尊重以及對于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相信,相信人類有把握自己、把握歷史和命運的能力。
“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論”,孔子對于超出人類的虛構存在“存而不論”,但是對于人間世界卻充注了極大的熱情,用他一生的心血建立起了自己嚴密而獨特的哲學體系。在孔子哲學體系中,人學位居中心地位。人的價值和人的權利的學說是孔子人學的兩大發現。自春秋以來,人類對于宇宙自然和人類自身的把握能力大大加強,但是卻一直處于君主專制統治之下,即使是國民黨政府,也是為了某些特定人群,或者說是小部分人服務的政體。所以孔孟學說的仁義道德都還停留在抽象的層面上,對人的生命價值的尊重和人自身力量的重視并未得以執政者的真正實踐,而只是道德教化的宣傳內容。
高唱“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的共產主義戰士,是歷史上第一次真正認識到“人”在歷史活動中的主觀能動性,和人對于自身命運及其全人類歷史進程的把握。 “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只有依靠人類自身努力斗爭去爭取權力才能夠顯示人類生存的價值。這點在我黨長期的斗爭史里面顯現的酣暢淋漓,“不自由,毋寧死”,被剝削、被壓迫不是老百姓“天賜”的命運。
我們先來看一組數字:中央紅軍長征從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歷時13個月零2天,縱橫11個省份,長驅二萬五千里,途中總共爬過18座山脈,走過600里人跡罕至的茫茫草地,渡過24條河流,打過大小戰斗300多次;紅二方面軍長征從1935年11月至1936年10月,歷時11個月,轉戰九省,行程一萬六千里,進行大小戰斗110次;紅四方面軍長征由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歷時長達18個月,轉戰數省,行程八千余里,進行過大小戰斗千百次。鑒于此,以色列軍人伍大衛曾經評價長征,中國紅軍表現出來的精神是全世界的珍貴財富,值得世界各國軍人景仰和學習。可以說,紅軍在長征路上的經歷是悲慘的,但他們的超凡毅力和精神卻是悲壯的。身后有飛機大炮追著,還要空著肚子,光著腳走過沒有路的“路”……這些在尋常看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他們卻圓滿完成了。支撐他們走完漫漫長征路靠的是什么?
長征所完成的不僅僅是戰略轉移,還為新的革命階段的到來醞釀了力量,最重要的是其對于人的生命、尊嚴的倡導和踐行。長征,二萬五千里一路走來,是人類對于自身生存權、發展權的斗爭。人在社會上的存在,不僅僅要貢獻義務,還要獲得自身生存繁衍的條件,在當時內外夾擊、重重壓迫的情況下,人要想想獲得真正稱之為“人”的自由和生活,就必須斗爭。長征和革命都是歷史的必然選擇,而就其精神內涵則是中國歷史上不絕如縷的對人的價值和權利的追求傳統的外在體現。
更多相關文章:
2.
3.
4.長征精神手抄報圖片資料大全
5.關于紅軍長征的手抄報資料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