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誠信是指誠實不欺,講求信用,強調人與人之間應該真誠相待,言而有信。下面分享關于誠信的手抄報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誠信手抄報資料:誠信歷史小故事】
東坡悔續菊花詩
蘇東坡與王安石私交甚厚,經常在一起切磋詩詞。有一次,蘇東坡去王安石家拜訪,恰逢王安石不在家,蘇東坡只見書桌上有一首未完成的詩,只有兩句:「昨夜西風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
蘇東坡看后,心中好笑,認為菊花怎能像春天里的花一樣,在一夜之間落得滿地花瓣?于是,他續上「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譏嘲王安石。
王安石回到家看到續詩,心想:「真是少見多怪!」后來,蘇東坡被貶到湖北黃州當團練副使。有一晚,一陣秋風過后,第二天院內菊花被刮得滿地金黃。此時,蘇東坡深愧自己妄自續詩,見識短淺。
回到京城后,他即當面向王安石認錯。王安石稱贊說:「知錯能改,是難能可貴的啊!」從此以后,蘇東坡十分謙虛謹慎,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信守承諾
《左傳·僖公十四年》曰:「棄信背鄰,患孰恤之。無信患作,失援必斃。」意思是說,若自己喪失信用,背棄鄰國,遇到禍患有誰會同情自己。失去了信用,一旦禍患發生,沒有人來支援自己,就必定會滅亡。由此可見,重諾守信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我們對別人許下諾言,就須認真對待,對自己的承諾負責,切勿掉以輕心,失信于人。在平日待人處事時,我們可先從守時開始做起,然后對家人、朋友信守承諾,以誠信待人。
曾子殺豬教子
曾子的妻子要去市集,兒子哭鬧著要跟著去。曾妻便哄兒子說:“你就留在家里玩,等我回來后,我就殺豬給你吃。”當妻子從集市回來,看見曾子準備殺豬。妻子連忙阻止說:“我只是跟孩子說著玩的。”曾子說:“不能跟小孩子開玩笑。孩子年紀幼小,不懂知識,會模仿父母的行為,聽從父母的教導。今天你欺騙他,就等于教他學你那樣騙人。母親欺騙自己的孩子,孩子就不會相信自己的母親。”于是,曾子殺了那頭豬,并煮了豬肉給孩子吃。
劉廷式堅娶盲女
劉廷式本是農家子弟,與鄰女定有婚約。后離別數年,劉廷式入太學讀書,并考中進士。劉廷式回鄉時,準備與鄰女成親。這時才得知鄰公已死,其女雙目失明,家道中落。不過,劉廷式并不因此違背婚約,還選好日子準備完婚。鄰女打算退婚,她說:“我如今雙目失明,形同廢人,門不當戶不對,怎能嫁你為妻呢?”劉廷式回答說:“既然我早與鄰翁有約,豈可因翁死子疾而違背婚約?”結果,二人終成眷屬,家庭和睦,并生數子。
誠信待人
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誠信是人的修身之本,也是一切事業得以成功的保證。《河南程氏遺書》卷二十五云:“學者不可以不誠,不誠無以為善,不誠無以為君子。修學不以誠,則學雜;為事不以誠,則事敗;自謀不以誠,則是欺其心而自弄其忠;與人不以誠,則是喪其德而增人之怨。”說明“誠”對于“做人”、“做事”是何等的重要!
宋就以誠感人
宋就曾在梁、楚交界處當縣令,梁、楚邊亭四周都種瓜。由于梁亭人勤勞,所以瓜長得很好;而楚亭人懶惰,所以瓜長得不好。
于是,楚亭人心生嫉妒和惱恨,在深夜踐踏和扯斷梁亭的瓜藤。梁亭人發現后,去請示縣令宋就,認為要報復,去踐踏楚亭瓜藤。宋就即搖搖頭說:“怎么可以這樣做呢?與人結怨,是招禍的門徑。人家對我們不好,我們也對人家不好,這多么狹隘呢!你們如果聽我的話,那應以誠感人,每夜派人暗中為楚亭澆瓜地,不要讓他們知道。”
楚亭人每天早晨到瓜地一看,知道梁亭人已把瓜地澆過了,瓜長得愈來愈好。楚國縣令和楚王知道這件事后,深深受到宋就以德報怨的行為所感動,自覺慚愧,就以重禮對梁王表示感謝,并請求兩國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