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碘缺乏病(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簡稱IDD),指機體因缺乏微量元素碘而引起一系列疾病或危害的總稱。珍愛生命,關注碘缺乏防治。小編整理了以下一些關于碘缺乏病的手抄報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手抄報資料:碘缺乏病基本簡介】
碘缺乏病就是機體因缺乏微量元素碘而引起一系列疾病或危害的總稱。它包括地方性甲狀腺腫、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亞臨床克汀病、流產、早產、死胎等。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環境缺碘而對人體所造成的損害,可表現出各種疾病形成。地方性甲狀腺腫、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亞臨床型克汀病及影響生育而出現的不育癥、早產兒、死產、先畸形兒等這些病統稱為“碘缺乏病”。
【手抄報資料:碘缺乏病基本病理】
1.自然地理
環境中碘的水平受地形、氣候、土壤、水文、植被等因素的影響,所以碘缺乏病的流行與自然地理因素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容易造成流行的自然地理因素,包括遠離海洋、山高坡陡、土地貧瘠、植被稀少、降雨集中和水土流失等。
2.水碘含量
人體需要的碘歸根結底來自環境中的土壤和水。土壤中的碘只有溶于水才能被植物吸收,最后通過食物被人體攝入。水碘含量不僅反映了環境中碘的水平,而且反映了人體碘的攝入水平,水碘含量與碘缺乏病的流行有著密切的關系。
3.協同作用
環境中廣泛存在的致甲狀腺腫物質,一般情況下含量甚微,不致引起甲狀腺腫的流行。但如果在環境嚴重缺碘的同時致甲狀腺物質含量也很高,二者就會產生強大的協同作用,成為形成重病區的主要原因。
4.經濟狀況
現今地方性甲狀腺腫主要分布在發展中國家,而且越貧窮的國家流行越嚴重。同在一個病區內,也是越貧窮的家庭發病越多。病區大多在偏僻的山區和農村,交通不便,經濟落后,食用當地自產糧菜。一旦交通條件改善,物質交流頻繁,生活水平提高,即使不采取食鹽加碘等防治措施,流行情況也會緩解。
5.營養不良
蛋白質和熱量不足以及維生素缺乏,會增強碘缺乏和致甲狀腺腫物質的效應,促進地方性甲狀腺腫的流行。
更多熱門板報資料推薦:
5.2016年全國學生營養日手抄報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