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因為地震帶來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是不可估計的,所以我國一直很重視防震減災的宣傳工作。為此小編整理了一些關于防震減災的手抄報資料,歡迎閱讀!
【1】為什么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
答:據統計,我國大陸地震約占世界大陸地震的三分之一。我國處在世界上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有些地區本身就是這兩個地震帶的組成部分,并且廣大地區都受它的影響。
【2】我國地震較多的省(自治區)是哪幾個?
答:我國地震較多的省(自治區)依次是臺灣、西藏、新疆、云南和四川等。
【3】 影響地震災害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答:有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包括震級、震中距、震源深度、發震時間、發震地點、地震類型、地質條件、建筑物抗震性能、地區人口密度、經濟發展程度和社會文明程度(包括公民防震減災意識)等。
【4】 地震造成的最普遍的災害是什么?
答:各類建(構)筑物的破壞和倒塌。
【5】我國歷史上最大的地震火災發生在何時、何處?
答:1739年銀川8級地震引起的火災,大火燒了5天5夜。
【6】我國歷史上最大的地震水災發生于何時何地?
答:1933年四川疊溪7.5級地震造成的水災。地震時山體崩塌堵塞氓江,形成四個堰塞湖,大震后45天,湖水堵體潰決,造成下游水災。洪水縱橫泛濫,長達千余里,淹歿人員2萬多,沖毀良田5萬畝。
【7】為什么要進行防震演習?
答:防震演習是一種大眾化的、大覆蓋面的高效能的地震和防震對策知識宣傳以及模擬防震救災的實踐活動。通過防震演習。一方面使廣大人民群眾了解并掌握防災、避震、脫險及相互救治的知識和本領,了解并掌握減少或避免次生災害發生以及有效地減少次生災害傷亡和損失的常識和措施。提高全社會的防災意識,增強人民群眾對災害的承受能力和搞御能力。另一方面,通過防震演習,提高各級政府部門的防災減災的組織指揮功能,地震一旦發生,各崗位人員都能熟練地采取相應的緊急對策措施,實施自救互救和修復交通、通訊、供水、供電工程,確保救災對策實施,達到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宮。
更多相關文章:
3.地震知識手抄報:地震自救中逃生10大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