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中學時期是我們人生第一個轉折點,在這個時段很多青少年需要學會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心理健康手抄報資料。
【心理健康的中學生的行為有如下特征】
①中學生應當樂于學習、工作和生活。他們能把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在生活、學習、工作中發揮出來,取得成就,獲得滿足感。
②中學生是有朋友的。他們樂于和別人交往,并且能和同學、教師、友伴建立良好的關系。他們在與人相處時,持肯定的態度,如尊敬、信任、喜悅、友愛等,總是多于否定的態度,如憎惡、嫉妒、懷疑、畏懼等。
③中學生對于他自身應有適當的了解,并能進而高興地接受自己。他們能努力發展自己,主動進行自我教育。對于自己無法補救的缺陷也能安然接受,正確對待,不怨天尤人,不自尋苦惱。
④中學生應能和現實環境保持良好的接觸,能對現實環境進行客觀的正確的觀察,對生活中發生的各種問題能以切實的方法加以處理而不企圖逃避。
總之,中學生是高高興興地學習、工作、生活的;是有自己友伴,并樂于和別人交往的;是能認識自己、接受自己、對自己抱肯定態度的;是能客觀地認識世界并能有效地解決他所面臨的問題的。
【中學生心理健康十項標準】
① 能進行正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并保持在一定的能力水平上。
② 能與同學、老師和親友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與人為善、團結互助。
③ 情緒基本穩定,對事物反應敏捷,心境持久地處于輕松愉快的狀態。
④ 行為符合社會群體要求,與中學生的角色身份相稱。
⑤ 人格逐漸完整,能客觀地評價個人及外界,意志堅強,言行一致。
⑥ 與大多數人的心理意向一致,熱愛集體,有濃厚的社會交往欲。
⑦ 有良好的適應能力及對緊急事件的應變能力。
⑧ 有一定的安全感,信心和自主性,而不是逆反狀態。
⑨心理符合其年齡水平,自居及定向能力強,個人理想與現實的可能性之間的距離是可望而又可即的。
⑩能適應快節奏的生活,能夠高效率地學習,精力充沛,自我感覺良好。
更多相關板報資料推薦:
10.初中食品安全手抄報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