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保護母親河,從身邊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讓我們的么母親回到那個以前靈秀清澈的她!

黃河的現狀:
黃河水污染日趨嚴重。排入黃河的廢污水總量,從20世紀80年代初期的21.7億噸,增加至90年代初期的42億噸。黃河干流上大的污染源有300多個。據1998年水質監測資料,黃河干流及主要支流重點河段可滿足生活用水的河長僅占評價河長的29.2%。黃河水質較差,劣五類水質占39.5%,干流水質略好于支流。支流61.9%的斷面水質為劣五類,主要污染指標包括氨氮、高錳酸鹽指數和生化需氧量(反映水體受有機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標)。

污染情況:
來水量少是導致黃河污染嚴重的主要原因之一。與多年平均來水量相比,2013年上半年黃河來水量偏少32%—50%。由于降水量少,2014年以來,黃河出現罕見的全流域性干旱。今年五六月,黃河干支流普遍來水偏少,來水量為50年來的最低點。

污染原因:
近十年來,隨著黃河流域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流域廢污水排放量急劇增加,加之天然來水量偏少,黃河流域水質污染日益加重。
變化過程
據黃河流域水環境監測管理中心最新發布的《黃河流域近十年水質狀況及變化趨勢》表明,近十年來,黃河流域水質污染日益加重,水污染形勢更為嚴峻。二00三年黃河流域地表水超三類水質標準(以下簡稱超標)河長達百分之七十八點六,與一九九四年的百分之六十八點八相比,有所上升。近十年間水質最差的年份為一九九七年及二00二年,其超標河長分別占百分之八十及百分之八十點六。
與全流域水質情況相比,黃河干流污染發展趨勢更為嚴重。二000年以后,水質急劇下降,至二00三年超標河長達百分之七十八點一。與一九九四年相比,超標河長上升幅度已達百分之二十點七。目前,黃河干流污染最為嚴重的河段,主要集中在石嘴山至烏達橋、三湖河口至喇嘛灣以及潼關至三門峽等河段。主要超標項目為氨氮、化學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等。
從支流來看,歷年來水質均很差,超標河長所占比例一直都高居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八十五之間。目前,污染嚴重的支流主要有湟水、汾河、涑水河、渭河、伊洛河、沁河等,其入黃河段水質幾乎常年為劣五類(劣五類水已基本失去水體功能)。與干流相比,支流污染項目明顯增多,主要超標項目除在干流上常見的外,還有溶解氧、氟化物、揮發酚、砷化物、重金屬等。
更多熱門手抄報推薦閱讀:
6.關于黃河的手抄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