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紅燈停,綠燈行?
大街上,每個交通路口都有紅綠燈。小朋友們知道,紅燈亮了各種車輛就要停下來,綠燈亮了才可以繼續(xù)往前走。
為什么要這樣安排呢?反過來為什么不行?
因為紅光和綠光雖然都是有色光,但它們也有不一樣的地方:紅光傳得比綠光要遠一點兒,在有霧的天氣,紅光的穿透能力也比綠光強。所以用紅燈作停車信號,可以讓司機們早點兒看到,早做準備。如果用綠燈作停車信號,司機叔叔們來不及剎車,就要出事故了。
小朋友們也應該遵守交通規(guī)則。你們一定要記住:紅燈停,綠燈行。

為什么地球上的氧氣用不完?
地球上動物、植物的生存離不開氧氣,一切物質(zhì)的燃燒,動植物的腐爛,鐵的生銹等也離不開氧氣。那么,長此以往,地球上的氧氣會不會用完呢?
19 世紀時,英國物理學家湯姆遜?克爾文曾十分憂慮地說:“隨著工業(yè)的發(fā)達與人口的增多,500 年以后,地球上的所有的氧氣將被用光,人類將趨于滅亡!”事實證明,這種擔憂完全是多余的,地球上的氧氣不會用完。
瑞士的科學家謝尼伯曾經(jīng)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采集了許多植物的綠葉,浸在水里,放在陽光底下。葉子很快就不斷地發(fā)出一個個小氣泡,謝尼伯用一只試管收集了這些氣體。這些氣體是什么呢?當謝尼伯把一片點著了的木條扔進試管時,木條猛烈地燃燒,射出耀眼的光芒。這說明試管內(nèi)是氧氣,因為,只有氧氣才能幫助燃燒。接著,謝尼伯又往水里通入二氧化碳。
他發(fā)現(xiàn),通進去的二氧化碳越多,綠葉排出的氧氣也越多。謝伯尼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在陽光的作用下植物靠著二氧化碳營養(yǎng)而排出氧氣。”
原來,在陽光下,綠色植物會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與從根部吸入的水分發(fā)生化學作用,化合成他們需要的營養(yǎng)物,同時放出氧氣,這叫做“光合作用”。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放出氧氣的總量比它呼吸時的需要氧量要多20 倍左右。這樣氧氣在空氣中就不會減少,而且經(jīng)常保持21%的含量。同時二氧化碳也經(jīng)常保持在0.03%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