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科學手抄報內容資料

發布時間:2017-02-29  編輯:cgf 手機版

   導語:科學,分科而學的意思,后指將各種知識通過細化分類(如數學、物理、化學等)研究,形成逐漸完整的知識體系。它是關于發現發明創造實踐的學問,它是人類探索研究感悟宇宙萬物變化規律的知識體系的總稱。

15-14111514101Q92.jpg?x-oss-process=style/qr.yuwenmi

  萬有引力與光

  牛頓二十三歲時,鼠疫流行于倫敦。劍橋大學為預防學生受傳染,通告學生休學回家避疫,學校暫時關閉。牛頓回到故鄉林肯郡鄉下。在鄉下度過的休學日子里,他從沒間斷過學習和研究。萬有引力、微積分、光的分析等發明的基礎工作,都是這個期間完成的。

  那時,鄉下的孩子是常常用投石器打幾個轉轉之后,把石拋得很遠。他們還可以把一桶牛奶用力從頭上轉過,而牛奶不掉下來。

  這些事實使他懷疑起來:“什么力量使投石器里面的石頭,以及水桶里的牛奶不掉下來呢?對于這個問題,他曾想到刻卜勒和伽利略的思想。他從浩瀚的宇宙太空,周行不息的行星,廣寒的月球,直至龐大的地球,進而想到這些龐然大物之間力的相互作用。這時,牛頓一頭扎進”引力“的計算和驗證中了。牛頓計劃用這個原理驗證太陽系各行星的行動規律。他首先推求月球距

  地球的距離,由于引用的資料數據不正確,計算的結果錯了。因為依理推算月球圍繞地球轉,每分鐘的向心加速度應是十六英尺,但據推算僅得十三點九英尺。在失敗的困境中,牛頓毫不灰心和氣餒,反而以更大的努力進行辛勤地研究。整整經過了七個春秋寒暑,到三十歲時終于把舉世聞名的”萬有引力定律“全面證明出來,奠定了理論天文學、天體力學的基礎。

  這時期牛頓還對光學進行了研究,發現了顏色的根源。一次,他在用自制望遠鏡觀察天體時,無論怎樣調整鏡片,視點總是不清楚。他想,這可能與光線的折光有關。接著就實驗起來。他在暗室的窗戶上留一個小圓孔用來透光,在室內窗孔后放一個三棱鏡,在三棱鏡后掛好白屏接受通過三棱鏡折進的光。結果,大出意外,牛頓驚異地看到,白屏上所接受的折光呈橢圓形,兩端

  現出多彩的顏色來。對這個奇異的現象,牛頓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得知光受折射后,太陽的白光散為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因此,白光(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 靛、紫七色光線匯合而成。自然界雨后天晴,陽光經過天空中余圍的雨滴的折射、反射,形成五彩繽紛的虹霓,正是這個道理。

  經過進一步研究,牛頓指出世界萬物所以有顏色,并非其自身有顏色。太陽普照萬物,各物體只吸收它所接受的顏色,而將它所不能接受的顏色反射出來。這反射出來的顏色就是人們見到的各種物體的顏色。這一學說準確地道出顏色的根源,世界上自古以來所出現的各種顏色學說都被它所推翻。

20150116070458679.jpg?x-oss-process=style/qr.yuwenmi

0609441P9-2.jpg?x-oss-process=style/qr.yuwenmi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即瑪麗居里(Marie Curie),是一位原籍為波蘭的法國科學家。她與她的丈夫皮埃爾居里(Pierre Curie)都是放射性的早期研究者,他們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釙(Po)和鐳(Ra),并因此與法國物理學家亨利。貝克勒爾(Henry Becquerel)分享了19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之后,居里夫人繼續研究了鐳在在化學和醫學上的應用,并且因分離出純的金屬鐳而又獲得1911年諾貝爾化學獎。

  居里夫人在婚前姓名為曼婭。斯卡洛多斯卡(波蘭文為Manya Sklodowska),于1867年11月7日出生于波蘭華沙市,當時波蘭正在俄國統治之下。曼婭的父母都是教師,在她出生(她是他們的的第五個孩子)后不久他們就失去了教師職位。為了糊口,他們包下了一些學生的伙食。為此,年輕的曼婭也要協助做飯,每天要工作很長時間。然而她仍獲得了中學生的優秀獎章。中學畢業后,她當了家庭教師。1891年她到巴黎進了巴黎大學,攻讀物理學和數學,畢業時成績名列全班第一。1894年她與法為物理學家皮埃爾。居里相識,第二年他們結了婚。

  從1896年開始,居里夫婦共同研究起了放射性。在此之前,德國物理學家倫琴(Wilhelm Roentgen 1845-1923)發現了X-射線(他因此獲得19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貝克勒爾發現了鈾鹽發射出類似的射線。居里夫人發現釷(Th)亦具有放射性,并且瀝青鈾礦的放射性比任何含量的鈾和釷能夠解釋的要強。居里夫婦于是努力尋找,終于在1898年宣布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鐳。他們最終從8噸廢瀝青鈾礦中制得1克純凈的氯化鐳,還提出了-射線(現在已知它是由電子組成的)是帶負電荷的微粒的觀點。

  1906年皮埃爾。居里不幸被馬車撞死,但居里夫人前未因此而倒下,她仍然 繼續研究,于1910年與德比恩(Andre Debierne,1874-1949年,于1899年從瀝青鈾礦中發現放射性元素錒Ac)一起分離出純凈的金屬鐳。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居里夫人用X-射線設備裝備了救護車,并將其開到了前線。國際紅十字會任命她為放射學救護部門的領導。在她女兒依倫(Irene Curie)和克萊因(Martha Klein)的協助下,居里夫人在鐳研究所為部隊醫院的醫生的護理員開了一門課,教他們如何使用X-射線這項新技術。20世紀20年代末期,居里夫人的健康狀況開始走下坡路,長期受放射線的照射使她患上白血病,終于在1934年7月4日不治而亡。在此之前幾個月,她的女兒依倫和女婿約里奧-居里(Joliot-Curie)宣布發現人工放射性(他們倆因此而榮獲1935年諾貝爾化學獎)。

  居里夫人的大半生都是清貧的,提取鐳的艱苦過程是在簡陋的條件下完成的。居里夫婦拒絕為他們的任何發現申專利,為的是讓每個人都能自由地利用他們的發現。他們把諾貝爾獎金和其獎金都用到了以后的研究中去了。他們地研究工作的杰出應用之一就是應用放射性治療癌癥。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码 | 先锋影音资源国产性爱教学 | 最新亚洲综合久久久 | 亚洲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 | 天天精品国产免费 | 日本久久久久久久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