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五年級風箏節(jié)手抄報素材
手抄報,是指新聞事業(yè)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種以紙為載體、以手抄形式發(fā)布新聞信息的報紙,是報紙的原形,又稱手抄新聞。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五年級風箏節(jié)手抄報素材,歡迎閱讀與收藏。
難忘的風箏節(jié)作文
令人盼望的風箏節(jié)終于來了。我們帶著風箏來到操場,操場上微風陣陣,我把風箏打開,一只可愛的蝴蝶出來了,它好像在對我說:“快點我想看看藍天,更想飛上天空。”我飛快地跑了起來,慢慢的蝴蝶輕盈地飛上了天空我邊跑邊喊:“看!風箏飛得好高!”
我時不時地扭頭看飛在高空的蝴蝶,它在天空自由自在無有無慮,地飛翔,它就像一只有快樂又活潑的小鳥。看著它飛上了天空,我感覺好像飛上了天空,成了天空的一只風箏;看著蔚藍的天空,我仿佛也是一只小鳥,在天空快樂地飛翔,在天空嘰嘰喳喳地唱歌;看著美麗的天空,我仿佛是一朵潔白的白云,跟美麗的風箏一起飛,飛向藍天,飛呀,飛,飛回我的故鄉(xiāng)……
遠處,也有些孩子在放風箏,不一會兒,天空中又盤旋了一些蜻蜓、老鷹、蜜蜂……喲,一只奧特曼飛起來,又掉了,飛起來,又掉了,不知飛了多少次才飛得起來,而且飛得好高好高。
天上的風箏越來越多,大的、小的,千姿百態(tài),應(yīng)有盡有。
飛載著風箏,風箏裝點著天空,天上的白云笑瞇瞇的看著風箏,風箏在天空舞蹈給白云看,我們在地上舞蹈,構(gòu)成了一個生機勃勃的世界。風箏那優(yōu)美的舞姿博得了孩子們的笑聲,它左閃右閃,翻了過筋斗,一躍而上,又緩緩降下。我的心地隨風箏飛到了遼遠的空中,風箏帶走了我的郁悶,帶走了我的煩惱。微風和風箏送給了我無窮無盡的快樂,我非常感謝微風,更感謝風箏。
嗨,時間過得真快,又該收線了,我念念不舍地離開足球場。蝴蝶還想賴在天空中,不肯下來,我不知要費盡多少力氣才把它拉下來。天空中,一只只美麗的風箏慢慢地降落,漸漸地沒有風箏了,天空恢復(fù)了原形,一片安靜。我們慢吞吞地回教室,心里想著放風箏的經(jīng)過。
這次的風箏節(jié)真令人難忘,下次有機會我一定飛得更高。
風箏節(jié)作文日記
盼望已久的風箏節(jié)終于到來了,今天,我早早的來到學校,還在書包里放了許多零食和水果。
一進校門,真熱鬧啊,我又緊接著跑到了教室,聽見了同學們在議論今天的風箏節(jié)。我趕緊到自己的位子上坐了下來,交完作業(yè),也加入了他們的討論當中。“唐雅慧,你今天春游放風箏帶了哪些東西?”“喂,今天你媽媽還會不會來啊?”“小慧慧,你相機帶了沒,可別忘了拍照哦!”……一堆問題向我涌來,我該怎么抵擋呀。“停!”老虎不發(fā)威,當我是病貓啊。我這樣想著。“我一來就有那么多問題要我回答,還讓不讓我活啦!”這時,王老師來到了教室,對我們說:“我們待會兒8點鐘在操場上集合,路程大約有5里路,呵呵,夠你們走的啦!”
時間過得很快,已經(jīng)到了8點了,我快速地整隊,帶領(lǐng)他們來到操場。接著聽了老師講了幾個要點后就出發(fā)了。
我們懷著興奮又激動的心情,一路走到何宅的江邊。走到三分之一的時候,我媽媽來了,我開心地看了她一眼。過了一個多小時,大概9:30終于到了放風箏的場地,我們小組從書包里拿出塑料布找到一個場地攤開,把東西都放在布上,再坐了上去。我們吃了點東西,留下了一個人在場地上,其他人都去放風箏了。
我拿著風箏線,另一個人拿著風箏,“3—2—1—放!”我趕緊拿著風箏線向一個方向奔去,哇,風箏飛起來了耶,此時此刻,我的心一下子充滿了成就感,我開心得歡呼起來。過了一個半小時左右,我發(fā)現(xiàn)我的肚子餓得咕咕叫,這時,老師給我和媽媽一盒飯,我感激不盡。很快,一盒盒飯就被我和媽媽消滅掉了。吃完飯,我們又拍了一張合影留作紀念。這時,我的頭開始有點疼了,我忙躲到太陽傘下。
又過了半個小時,校長大人發(fā)話了,叫我們組織起來回學校,我們歡呼起來,整理好隊伍回了學校。
這次的“撥浪鼓風箏節(jié)”真開心啊,我非常喜歡這個活動!
風箏節(jié)的廣播稿
甲:敬愛的老師們,
乙:親愛的同學們,
合:大家上午好!校園廣播又和大家見面了。
甲:我是主持人李淑杰,
乙:我是主持人鹿玲玉,
甲: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我們一年一度的風箏節(jié)又要開始了!
乙:是嗎?那太好啦!同學們都在盼望著這一天!我知道已經(jīng)有許多同學在悄悄的做準備了。
甲:是呀,我也在盼著這一天,我也喜歡放風箏。
乙:既然你也喜歡風箏,那么我問問你你對風箏有哪些了解呢?
甲:這你可難不倒我,今天我就為同學們講一些有關(guān)于風箏的知識:
風箏又名“紙鳶”、“風鳶”、“木鳶”。北方多稱“紙鳶”,南方則稱“鷂子”由于風箏像鷂鷹那樣乎伸翅膀可以在天空盤旋,故以為名。
中國是風箏的故鄉(xiāng),早在2000多年前,風箏在中國就已出現(xiàn)。據(jù)史書記載,春秋時期我國的能工巧匠魯班因看到鷂鷹在天空盤旋飛翔受到啟迪,曾“削竹為鷂,成而飛之,三日不下”。
風箏,中國城鄉(xiāng)各地幾乎都會扎制,但作為風箏薈萃之地當推北京、天津和濰坊。它們被稱為“中國風箏三大產(chǎn)地”。這些地方扎制的風箏,自成一派,各具特色,并有各自代表的名師高手。
北京風箏繼承曹雪芹的遺風,各種傳統(tǒng)風箏都采用曹氏風箏的圖樣。著名鳳箏大師有兩家:一家是金福忠。他們扎制的風箏以造型雄偉、畫工粗獷、飛行能力強等特點為人稱道。幾十年來,兄妹倆扎制了數(shù)百種風箏,其中令人叫絕的有12節(jié)的帶毛大娛蚣、活腿的白仙鶴、軟翅的綠靖蜒等;另一家是國內(nèi)外享有盛譽的“風箏哈”。“風箏哈”如今已傳到第四代。
天津風箏多以動物、飛禽圖案為主,吸收中國畫、版畫和楊柳青年區(qū)的優(yōu)點,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市區(qū)內(nèi)外會扎制風箏的民間藝人眾多,而以“風箏魏”最為著名。“風箏魏”原名魏元泰。他扎制的風箏能折、能疊,數(shù)丈長的娛蚣,可裝進1尺大小的盒子里;他做的蝴蝶,一線在握,可以在天空自動調(diào)換位、置;他扎的飛機能散發(fā)傳單;他制的小鷹兩翅能上下翻動,兩眼會自動啟合。他的風箏作品曾干1914年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得金牌獎。
濰坊是風箏發(fā)明人之一墨翟的故鄉(xiāng),制作風箏有著悠久的歷史。特別是全國三大年畫產(chǎn)地之一的楊家埠700戶人家,“家家能染墨,戶戶會點青”。把木版年畫的工藝移植到風箏上去,更促進了濰坊風箏的發(fā)展。它集扎、畫、糊等工。藝為一體,造型優(yōu)美、扎制巧妙、色彩鮮明、起飛平穩(wěn),具有濃郁的鄉(xiāng)上氣息和獨:特的地方色彩,成為中華古國的民間藝術(shù)奇葩。
風箏大約于七八世紀傳入日本、朝鮮、東南亞各國,然后通過阿拉伯傳入歐洲等地。本世紀以來,世界上對風箏感興趣的人越來越多,許多國家掀起“風箏熱”。1936年在柏林舉行的第10屆奧運會,曾把風箏列為表演項目。在日本放風箏已成為人民的傳統(tǒng)習俗。全國建有“風箏協(xié)會”,會員達1300多人。每年銷售風箏600萬只以上。全國生產(chǎn)風箏達500多個品種,是世界上生產(chǎn)風箏品種最多的國家。
乙:你真厲害知道這么多關(guān)于風箏的知識。是呀,中國的風箏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從傳統(tǒng)的中國風箏上到處可見吉祥寓意和吉祥圖案的影子。中國吉祥圖案內(nèi)容豐富,大體有“求福”、“長壽”、“喜慶”、“吉祥”等類型,其中以求福類圖案為多。在漫長的歲月里,我們的祖先不僅創(chuàng)造出優(yōu)美的凝聚著中華民族智慧的文字和繪畫,還創(chuàng)造了許多反映人們對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寓意吉祥的圖案。它通過圖案形象,給人以喜慶、吉祥如意和祝福之意;它融合了群眾的欣賞習慣,反映人們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滲透著我國民族傳統(tǒng)和民間習俗,因而在民間廣泛流傳,為人們喜聞樂見。
甲:風箏,春天的使者。同學們在我們即將到來的風箏節(jié)中,希望你們踴躍參與,讓我們一起寫寫風箏,畫畫風箏,做做風箏,最后讓我們一起來放風箏,讓夢想和風箏一同飛翔!
甲:同學們期待你們出色的表現(xiàn)喲!
乙:同學們,老師們,本次播音到此結(jié)束!感謝你們的收聽!
甲:下次廣播再見!
乙:再見!
【五年級風箏節(jié)手抄報素材】相關(guān)文章:
以風箏節(jié)為主題的手抄報素材10-07
風箏節(jié)手抄報09-25
風箏節(jié)手抄報圖片09-30
五年級清明手抄報素材10-12
關(guān)于風箏節(jié)的手抄報內(nèi)容資料09-01
鳥手抄報素材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