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外小知識手抄報資料

發(fā)布時間:2017-01-25  編輯:cgf 手機版

   語文是我們每天都會用到的學問!熱愛語文的你是否正準備繪制一張語文小知識手抄報呢?以下是語文迷網小編整理的關于語文手抄報的資料,一起來看看吧!

10.jpg?x-oss-process=style/qr.yuwenmi

  與茶字相關的趣聞雅事

  作者:王兆貴

  有則民間故事說,蘇東坡在杭州任上時,與靈隱寺一位老僧交情很深,時常帶書童去他那里品茗聊天。一天半晌下起了小雨,書童來到廟里說,師父,我家先生向你討點東西,至于什么東西,他說你見到小人就明白了。老僧見書童頭戴草帽,腳穿木屐,起身拿起一包茶葉遞了過去。書童十分詫異,師父怎知討的是茶葉呢?老僧笑著說,你家先生這是借你同老衲打啞謎呢。你上戴草帽,下著木屐,當中是人,人間草木,不是“茶”字又是什么?

730e0cf3d7ca7bcb1779ed82b8096b63f624a818.jpg?x-oss-process=style/qr.yuwenmi

  茶作為一種可食用的野生植物,早就存在并被我國先民所發(fā)現、利用,但在命名上卻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爾雅》《說文》以及儒家九大經典中均無茶字,但有槚字和荼字。陸羽的《茶經》說,茶字,或從草,或從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有學者考證認為,茶字的前身為荼字,荼字則源于《爾雅·釋木》對槚的解釋:“槚,苦荼。”槚為茶樹,木本;荼為苦菜,草本。《爾雅》的意思是,槚樹的葉子苦澀如荼。東晉訓詁學家郭璞作注說:“樹小如梔子,冬生葉,可煮作羹飲。今呼早采者為荼,晚取者為茗。”就是說,茶字是在對槚字解釋的基礎上,由荼字演變而來。此后,荼字與茶字曾有過一段混用時期,到唐代方始專稱為茶。那么,蘇東坡的字謎將茶字拆解為人間草木,不僅頗合天人合一之道,而且契合茶之命名及其演變軌跡:由借用草本到回歸木本,草本與木本兼而得之。

  漢字的特性是多音多義,且有本義與引申義之別,特指與泛指之分,茶字也一樣。廣義上說,凡可泡水喝的草木葉片以及用這些葉片泡制的飲料,均可視為茶。后來引申為所有用植物的花、葉、籽、莖、根以及果實泡制的飲用茶和藥用茶。另外,有些與茶相關的說法并非單指飲品。如早茶、晚茶、茶歇等,而是指茶食、茶點,茶話會上也不單是喝飲料,吃的喝的兼容并包。民間所說的“茶錢”,不單是指喝茶之資,有時還指小費、賞錢或禮金。民間所說的“茶壽”,當然不是茶之壽命,而是利用拆字法,字頭為“二十”,下有“八”“十”,再加上一撇一捺組成的“八”,合為一百〇八,借指一百〇八歲的壽星。

  唐代文學家曹鄴,友人從劍南給他寄來名茶“九華英”。打開時,月牙初上,他不忍獨享,竟在半夜里把僧友喊來,對月品茶,吟詩稱頌“六腑睡神去,數朝詩思清”。其實,在文人雅士的生活圈內,喝茶不光是為了解渴,也并非追求興奮,而是濡養(yǎng)心神,浸潤心境,是靈修,是洗禮,是一種精神享受,所以要撮口而呷,吮吸而抿,細細地品咂,靜靜地回味,方能洗盡塵心,沉醉煙霞。

  在我國古代詩文中,涉及飲茶的名篇佳句很多。唐代盧仝的七碗茶詩,被譽為千古絕唱:“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fā)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惟覺兩腋習習清風生。”南宋道人白玉蟾的《水調歌頭·詠茶》,則將采茶、制茶、點茶、品茶連成一氣,寫來風生水起,意趣盎然,詞云:“二月一番雨,昨夜一聲雷。槍旗爭展,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頭雀舌,帶露和煙搗碎,煉作紫金堆。碾破春無限,飛起綠塵埃。汲新泉,烹活火,試將來,放下兔毫甌子,滋味舌頭回。喚醒青州從事,戰(zhàn)退睡魔百萬,夢不到陽臺。兩腋清風起,我欲上蓬萊。”佛門中人遠離酒肉,飲茶卻大有講究,茶道亦是禪理,趙州禪師的一句“吃茶去”,被傳為“茶禪一味”的三字禪機。這話極為平實,無非是說,該干啥干啥去,有慧根,識真趣,到時候自然會開悟的。

  有個成語叫“茶飯不思”,意思是說,一個人焦慮不安,連喝茶吃飯的心情都沒有了。可見茶與飯同等重要。百姓將茶列為“開門七件事”,視為生活必需品。茶在我國以及全世界都是一種獨具魅力的飲品,由此形成了豐富的文化內涵。關于茶的起源與發(fā)展,茶的品種與特性,茶的培植與采摘,茶的加工與炮制,茶的傳播與演變以及與之相關的文化藝術等,均有專門著述予以考證和闡發(fā)。這里無須贅述,本文只是淡淡地說說與茶字相關的趣聞雅事,或可稱作“人間茶話”。

003d1Igwgy6I7DGq3Uz6f&690.jpg?x-oss-process=style/qr.yuwenmi

  氣到語文老師的古詩文串燒

  讀唐詩宋詞,背古詩文背到串詞,今天在知乎和微博上看到不少同道中人,就摘錄一些分享給大家,高三黨還是速(kuai)速(wang)退(xia)散(kan)吧。

  陳鑫:日照香爐生紫煙,婦女能頂半邊天。停車坐愛楓林晚,只羨鴛鴦不羨仙。

  張琪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識彎弓射大雕。

  匿名:問世間情為何物,兩岸猿聲蹄不住。

  Joseph:天生我材必有用,一枝紅杏出墻來。

  o瑞o:仰天大笑出門去,無人知是荔枝來。

  羅越:車轔轔,馬蕭蕭,二月春風似剪刀。天蒼蒼,野茫茫,一樹梨花壓海棠。

  水云逸:朕與將軍解戰(zhàn)袍,芙蓉帳暖度春宵,但使龍城飛將在,從此君王不早朝。

  靳浩:流光容易把人拋,歲月是把殺豬刀。

更多熱門手抄報資料推薦:

1.小學生經典語文手抄報內容

2.小學生語文手抄報資料

3.語文手抄報資料:十個好看的漢字

4.關于語文的手抄報內容

5.語文手抄報:關于語文的小知識

6.三年級語文手抄報內容資料

7.小學生語文手抄報內容

8.語文手抄報的內容

9.小學生英語課外知識手抄報資料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免费不打码 | 在线人成视频午夜福利 | 亚洲色国产欧美日韩 | 亚洲丁香六月开心婷婷 | 最新久久激情免费视频 |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