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數學故事:自然數記趣
一些國家和民族對某些自然數有特殊的情感,表現出不同的好惡,反映出不同民族的習俗和文化背景,真是一件趣事。
1. “從無到有”與“黑暗”的“一”
中國古人認為,萬物均由天地陰陽交感而成,形成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天地,天地生陰陽,陰陽生萬物的數學關系觀。“一”的意義成了“從無到有”,而在3000年前的巴比倫數學中,“1”是一個不祥的數字,1萬稱為“黑暗”,1萬萬則是“黑暗的黑暗”。
2. 走向成功的“三”
中國古人認為,“二三”是一個成功的數字。史記云:“數始于一,終于十,成于三”,《老子》則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亞里士多德說:“人類所需要的知識有三:理論、使用、鑒別。”法國生物學家巴斯德說:“立志、工作、成功是人類活力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業之門,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旅程的盡頭是成功。”法國天文學家戴布勞格林總結自己經驗有三大原則:廣見聞,多閱讀,勤實踐。法國文學家盧梭把讀書分為三個步驟:儲存、比較、批判。陳景潤說:“學習要有三心:—是信心,二是決心,三是恒心。”郭沫若期望青年必須具有“三大基礎”即思想基礎、科學基礎和語文基礎。
小學生數學故事:兩個統計小故事
這兩個故事都發生在二戰期間,并且都是盟軍方面機智的統計學家,數學在二戰期間充當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今天說的是統計。
第一個故事發生在英國,二戰前期德國勢頭很猛,英國從敦刻爾克撤回到本島,德國每天不定期地對英國狂轟亂炸,后來英國空軍發展起來,雙方空戰不斷。
為了能夠提高飛機的防護能力,英國的飛機設計師們決定給飛機增加護甲,但是設計師們并不清楚應該在什么地方增加護甲,于是求助于統計學家。統計學家將每架中彈之后仍然安全返航的飛機的中彈部位描繪在一張圖上,然后將所有中彈飛機的圖都疊放在一起,這樣就形成了濃密不同的彈孔分布。工作完成了,然后統計學家很肯定地說沒有彈孔的地方就是應該增加護甲的地方,因為這個部位中彈的飛機都沒能幸免于難。
第二個故事與德國坦克有關。我們知道德國的坦克戰在二戰前期占了很多便宜,直到后來,蘇聯的坦克才能和德國坦克一拼高下,坦克數量作為德軍的主要作戰力量的數據是盟軍非常希望獲得的情報,有很多盟軍特工的任務就是竊取德軍坦克總量情報。然而根據戰后所獲得的數據,真正可靠的情報不是來源于盟軍特工,而是統計學家。
統計學家做了什么事情呢?這和德軍制造坦克的慣例有關,德軍坦克在出廠之后按生產的先后順序編號,1,2,…,N,這是一個十分古板的傳統,正是因為這個傳統,德軍送給了盟軍統計學家需要的數據。盟軍在戰爭中繳獲了德軍的一些坦克并且獲取了這些坦克的編號,現在統計學家需要在這些編號的基礎上估計N,也就是德軍的坦克總量,而這通過一定的統計工具就可以實現。
更多熱門手抄報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