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環保有關辦報素材:人人皆應有行動
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規定,公民應當增強環境保護意識,采取低碳、節儉的生活方式,自覺履行環境保護義務。具體說來,人們可以從綠色消費、綠色生活、綠色休閑等方面入手來積極踐行。
綠色消費
綠色消費即崇尚儉樸,反對奢侈浪費和攀比炫耀的不合理消費。應避免消費6類產品:一是危害到消費者和他人健康的商品;二是在生產、使用和丟棄時,造成大量資源消耗的商品;三是因過度包裝,超過商品本身價值或過短的生命周期而造成不必要消費的商品;四是使用出自稀有動物或自然資源的商品;五是以對動物造成殘酷傷害或不必要的福利剝奪而生產的商品;六是對其他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有不利影響的商品。
例如以野生動物、魚翅、燕窩等為食材的食品消費,會加大野生動物被獵殺的風險。
而對圖書等二手或翻新物品的消費則值得提倡,它既經濟實惠,又綠色環保。
綠色環保手抄報圖
綠色生活
日常生活中,許多小行動,都可以成為環境保護的助力。
選擇無磷或少磷的環保型洗滌劑,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廢水中磷的含量,避免廢水排入江河后造成水體富營養化,影響魚蝦生長,威脅自身用水安全。
餐廚環節綠色化。餐廚垃圾源頭減量,參與光盤行動,剩菜打包,減少一次性餐具等資源消耗品的使用。有條件的家庭,還可以安裝家用食物垃圾處理器。
垃圾分類回收。了解垃圾分類制度和方法,以家庭為單位,開展垃圾分類回收,讓“放錯了位置的寶貝”發揮作用,讓有毒有害垃圾被安全處理。
綠色家裝。使用節水、節電器具,拒絕使用含有有毒有害物質的家裝產品,減少實木家具、建材的使用。
綠色休閑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休閑度假。然而,對新奇之地的造訪,不能演變成人為的侵擾和破壞,綠色化也應伴隨著休閑度假的全過程。例如踐行無痕游,注意保護生態脆弱的游覽目的地。帶走所有攜入游覽目的地的物品,如食品包裝袋等,但不要取走自然中的任何物件,讓造訪之處保持原有的自然風貌。尊重野外生物,不喂食動物,不驚擾野生動物,謹記自己才是來訪者。此外,還可以選擇綠色的出行工具,短程游覽盡量乘坐公共交通、新能源汽車或騎自行車。
綠色辦公
辦公室內的節能環保包括兩個方面內容,一是辦公人員日常辦公方式的綠色化,如使用再生紙、可替換內芯的筆、充電電池等可循環使用的物品。二是打造綠色辦公室,從建筑材料、辦公室設計等環節,實現建筑節能和生態環保。如采用屋面雨水回收系統、安裝呼吸式幕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