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手抄報
初中生愛國辦報的資料:愛國傳統教育之區分層次,因人施教
愛國傳統教育具有突出的層次性。不同層次的人具有不同的思想特點和心理特點,存在的思想問題也具有這樣那樣的差異。進行愛國傳統教育,切忌上下一般粗、好賴一鍋煮的簡單化做法,必須區分不同層次,因人施教,加強教育的針對性,以提高教育效果。區分層次,因人施教,著重處理好三種情況。一是機關與基層要區別對待。機關科室多,干部多,工作頭緒多,與社會的聯系廣,反映的思想問題也復雜多變。因此,對機關干部一定要高標準嚴要求,針對機關干部的主要思想問題和特點,突出服務意識、協作意識,抓細抓好,防止教育走過場。要處理好工作與學習的矛盾,在工作、學習、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方面,一定要做基層的表率。而基層的教育,則主要是針對基層群眾存在的帶有普遍性的問題,進行集中教育、專題教育,突出自覺履行責任和義務的使命意識和甘愿吃虧奉獻的精神等。二是干部與群眾要區別對待。新時期新階段重要的問題是教育干部,教育干部著重是解決愛崗敬業、晉職晉級等方面的問題,解決不計得失、甘愿為國吃虧,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的問題。同時,對干部要高標準嚴要求,要言行一致,身先士卒,處處起表率作用。對普通群眾則要多關心體貼,解決思想認識問題與解決實際生活困難結合起來。三是先進骨干與一般群眾要區別對待。對先進骨干,既不要鞭打快牛,不注意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和要求進步的愿望,也不要有了問題遷就放任。同時,在教育中,要先進骨干先行一步,進行必要的集中培訓和個別具體指導,以充分發揮他們在教育中的帶頭作用。對一般群眾,則通過骨干的橋梁作用,采取多種形式,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變被動教育為自我主動教育,特別是對個別后進同志要不放任、不歧視、不嫌棄,注意多做個別心理疏導工作,注意發現他們的思想亮點,及時鼓勵他們進步。總之,只有區分層次,因人施教,根據不同特點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根據不同思想問題采取不同的對策,才能使愛國傳統教育不斷深入下去,達到理想的教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