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文明城市的相關資料:刻畫當代中國的價值年輪
優秀傳統文化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發掘傳統文化,傳承優秀文化,弘揚“好人文化”,成為全國各地道德建設的共識和追求。
浙江省紹興市將鄉賢文化作為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厚資源,深入挖掘當地鄉賢文化,保護鄉賢遺產、整理家規家訓。用鄉賢的嘉言懿行垂范鄉里、涵育家風;用鄉賢文化凝聚道德力量,傳播主流價值;還組織評選道德模范、好支書、愛心人士等“新鄉賢”,促進了美麗鄉村建設。
家規家教,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是核心價值觀的微觀體現;家風家訓,是中國文明的獨特財富,顯示了中國人的智慧,是對知行合一的踐行。
新時代呼喚新家訓、新家風。在浙江,傳統文化根基深厚,家風家訓源遠流長。家訓盡管只言片語,卻是最直接、最經常的倫理教育,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行為。2014年,浙江開展“我們的家訓——浙江百姓重家風”活動,挖掘出大量民間傳承的好家訓:嘉善有明代袁了凡的《了凡四訓》;衢州有孔氏南宗的《孔氏家訓》;溫州有明朝政治家劉基的《劉氏家訓》;蘭溪有諸葛后裔的《誡子書》,等等。
創建文明城市手抄報
山東也是家風家訓傳承的大省。以“孝、誠、愛、仁”為主題的“四德榜”,山東省已經推行多年,100多個縣市區建起兩萬多個“善行義舉榜”,為1000多萬群眾的凡人善舉“樹碑立傳”。遍布各地的“四德榜”,從具體事、身邊事抓起,家庭美德突出“孝德”、職業道德突出“誠德”、社會公德突出“愛德”、個人品德突出“仁德”,讓公民道德規范具體化、生活化。
如何應用網絡營造“好人文化”,不但是官方網站研究的課題,也是民間網站關注的焦點。中國好人網已開辦7年,成為在工信部正式注冊的一個專門宣傳好人、幫助好人的民間公益網站,宗旨就是“說好人、幫好人、做好人”,讓好人有好報。7年來,中國好人網推出民間好人榜“中國好人”,每年評選100位年度中國好人,籌集好人基金近400萬,幫助近400位困難好人,成立了專門為好人打官司的公益律師團。
一位文化名人曾說: 我們需要“好人文化”的存在。不論在任何時代,都需要好人多一些。好人作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個體,可以阻止時代向不好的方面倒退。
做好人不難,好人有好報。這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要求,也應該成為我們生活的現實邏輯。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下,爭做好人必將成為最鮮明的時代風尚;好人正在成為神州大地的最美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