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主題手抄報的內容

發布時間:2017-08-27  編輯:pinda 手機版

  感恩主題的內容:孟子論孝

  一般認為,孔門以曾子最能傳孝道,而子思是曾子的學生,孟子又是就學于子思的門人,所以孟子對孝的重視程度也自然超過了其他儒者。他對孝道的繼承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提出性善論,進一步完善儒家孝道的哲學基礎。

  孟子接受孔子“仁”的思想,強調人人都能達到“仁”的主觀因素,“人人皆可為堯舜”,從而提出人的本質是性善的理論。人性是天賦的,孝的善德當然也是天賦的 ,人人都是生而具備的。

ganen17.jpg?x-oss-process=style/qr.yuwenmi

精美的感恩的手抄報

  2、親親原則的建立,使孝悌成為五倫的核心。

  “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孟子·離婁上》,“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萬章上》,事親、尊親成了人最高的道德表現。正因為孝成了人生最高 的 道德,所以孟子才有“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孟子·離婁上》。

  “不孝有三,無后為大”意思是:“不孝有三種“。

  五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在這五倫中,孟子認為父子、君臣兩倫最重要,“仁之實,事親是也;父之實,從兄是也” 《孟子·離婁上》,孝悌成了五倫的 中心,所謂“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孟子·離婁上》,“入則孝,出則悌,守先王之道” 《孟子·滕文公下》,都將孝悌作為德性的 最高表現。因此,孟子所最為推崇的圣人是堯舜,“堯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孟子·告子下》

  總之,孟子將孝悌作為倫理道德的中心,是對孔子孝悌合一的思想的直接繼承與發展。使孝道進一步政治化。

  孝治是孟子為君主設計的一種理想境界,他不厭其煩的向梁惠王反復宣揚孝治,“申之以孝悌之義”《孟子·梁惠王上》,使儒家孝道進一步蒙上了濃厚的政治色彩。

網友評論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视看动漫 | 中文字幕乱码激情视频 | 午夜性久久久性久久久久 | 香蕉国产成版视频在线 |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影院八 亚洲人人夜夜澡人人爽 | 亚洲精品揄拍自拍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