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主題的辦報資料:中國古代科技之醫藥學
(1)戰國時扁鵲提出"四診法",是我國中醫的傳統診病法,被奉為"脈學之宗"。
(2)西漢《黃帝內經》提出病理學說,是我國現存較早的重要醫學文獻,為古代醫學發展奠定了基礎。
科技手抄報圖
(3)東漢時的《神農本草經》是我國第一部完整的藥物學著作;華佗擅長外科手術,被稱為"神醫",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藥--麻沸散;"醫圣"張仲景著有《傷寒雜病論》,奠定了中醫治療學的基礎。
(4)唐時有了分科較細的醫學校;吐蕃名醫元丹貢布編著《四部醫典》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唐高宗時組織編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國家編定和頒布的藥典,早西方800年;"藥王"孫思邈著有《千金方》,全面總結了歷代和當時的醫藥學成就。
(5)明朝時,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全面總結了16世紀前中國醫藥學,集歷代草本藥物之大成,是一部既有總結性,又富有創造性的偉大科學著作,被譽為"東方醫藥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