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主題手抄報的辦報內容:春秋戰國時期的農業科學技術
這一時期農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鐵農具廣泛使用。在耕作制度上開始出現復種輪作制。出現農家學派和農業專書,“神農之學”的農家學派以楚國人許行為首。戰國時期的農家著作有《神農》和《野老》兩書。現存最古老的農書就是《呂氏春秋》(公元前239年)一書中的《上農》《任地》《辯土》《審時》四篇論著。第一篇論述了新興地主階級的重農思想,后三篇論述了從耕地、整地、播種、定苗中耕除草、收獲以及不違農時等一整套農業生產技術和原則。形成了精耕細作的傳統。這四篇著作也體現了樸素的辯證思想,注意到了耕耘、施肥等人為因素與土壤、氣候等自然因素的辯證關系。
科技手抄報圖
在技術方面,青銅冶鑄技術在春秋戰國時期發展到最高階段。從春秋中期到戰國時期,青銅冶鑄已經從西周時期比較單一的陶范鑄造發展到綜合地使用多種金屬工藝,創造新的器形、紋飾,達到了新的技術高度。戰國中期以后,冶鐵技術很發達,出現了三項重大突破:一是生鐵冶鑄技術的出現。二是煉鋼技術的出現。三是鑄鐵柔化術的出現。春秋末期大型渠系工程開始興建,戰國時期更加盛行。這是統治階級實施重農政策的一項重大措施。著名的渠系工程有漳水十二渠、都江堰、鄭國渠、邗溝和鴻溝等。這一時期,手工業生產技術也取得了很大進步,內部分工細密和手工業技術的規范化是這一時期手工業發展的突出特點。《考工記》是我國第一部手工業技術規范匯集,它對車輛的制作工藝和規范、弓箭的材料要求和技術要求、樂器的制作和樂音知識等你都有了完整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