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潔主題手抄報的內容

發布時間:2017-08-19  編輯:pinda 手機版

   廉潔主題的內容:耐寒唯有東籬菊

  菊花大多生長在偏僻的地方,一副與世無爭的樣子,不以嬌艷的姿色取媚于時,而是以素雅堅貞的品性見美于人。其實,不愛繁華非淡漠,寒門三徑有知音,不追名逐利的人,都會對菊花充滿好感。

  晉代陶淵明是歷史上第一個愛菊成癖的詩人,在《飲酒》中,他筆調舒緩地寫道:“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就像一杯淡雅的菊花茶,煙氣裊裊,沁人心脾,陶淵明在與菊花相伴的日子里,得到了心靈上的滿足,得到了詩意上的歸宿。“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不經意間的脫口而出,成為了千年以來膾炙人口的名句,僅僅是因為怡然自得的神采感染著讀者嗎?不,還要源于“心遠地自偏”的精神境界。陶淵明少年時期懷有“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的大志,但因不愿與企圖篡奪東晉政權的桓玄同流合污而辭職回家,后入幕劉裕,又見劉裕黑白不分,妄殺功臣,對宦海的黑暗現象感到了失望,終不屑阿諛奉承而賦著《歸去來兮辭》退隱鄉里。在隱居生活中,陶淵明與菊相對,品味到了“此中有真意”,何意?應是“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吧。貪者,欲望太盛矣。饕餮貪得無厭,最終將自己的身體也吃了下去。可見“貪”近乎“貧”,“婪”近乎“焚”。只有看淡了名利,才能看得清自我。陶淵明的隱居生活也不是長日與酒相歡的,他“夫耕于前,妻鋤于后”,共同勞動,維持生活,雖然很清苦,但不改初衷,他在《和郭主簿》寫道:“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這正是詩人的自我寫照,讓人能夠感覺到,隱居已經成為了陶淵明的宗教,而菊花就是陶淵明的經文。清代曹雪芹借林黛玉之口吟出:“一從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風說到今。”后世的每一叢菊花,都染沾著陶淵明那淡然又溫暖的精魄。

lianjie8.jpg?x-oss-process=style/qr.yuwenmi

廉潔的手抄報

  唐代白居易同情民間疾苦,直言敢諫,為官清廉,詩風以言淺意深為傾向,題材以諷喻詩最為著名,但有一首絕句《詠菊》寫的很是清新雅致,將菊花的性情予以升華。“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秋霜才是初降,翠綠的芭蕉和嬌嫩的荷花已然無法耐住清寒,而與世無爭的菊花卻悄然綻放,在晨曦的光線中傲然而立,顯得是那么的俊秀脫俗。此詩采用反襯法,以芭蕉的新折和荷葉的殘敗來烘托菊花的清絕耐寒,是自況言志的。“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一個人如果想永遠保持清廉本色,理想信念必不可少。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就可以超越個人,超越歲月,不以環境的變化而轉變。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想必菊花是恥與為友的。

 

  另有唐代詩人鄭谷的《菊》,以理趣取勝,“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他抓住菊花與蓬蒿枝葉相近的特點,劈頭一句:“王孫莫把比蓬蒿”,諷刺了那些五谷不分、四肢不勤的王孫公子,又說菊花飽含冷露,逸散幽香,何曾羨慕過不學無術、百無一用的瓦松呢?賦予了菊花不求高位、不慕榮利的思想品質。北宋梅堯臣《殘菊》:“零落黃金蕊,雖枯不改香。深叢隱孤秀,猶得奉清觴。”寫到菊花可以釀酒,有“治頭風、明耳目”之效,想來若是和詩入腸,也會滿腹清氣吧。南宋鄭思肖《題畫菊》:“花開不并百花叢,獨立疏籬趣無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深秋的菊花雖然形容干枯了,卻暗香依舊,緊抱技頭,不會墮落在地,其高尚的氣節令人贊賞。

網友評論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月天 | 免费h片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原创国产中文AV | 色综合综合久久88网色鬼 | 亚洲国产精品激情一区二区 |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 久久99国产精品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