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手抄報的相關辦報資料:中國最古老的圖畫文字
近日,寧夏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巖畫研究中心首次向外界披露,在寧夏中衛大麥地發現的大量獨立巖畫群中,發現了比甲骨文還要早幾千年的我國最古老的圖畫文字。目前,該研究成果已經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文字專家劉景云先生考證審定,并最終認為,大麥地巖畫中的發現有可能改寫中國的文字史。
寧夏衛寧北山地區大麥地巖畫帶遺存數量驚人的史前巖畫,其早期巖畫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2萬年左右。經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巖畫專家的普查和研究,寧夏中衛大麥地有3172組8453個巖畫個體圖形,內容包括日月星辰、天地神靈、狩獵放牧和舞蹈祭祀等。巖畫專家采用麗石黃衣測年得出早期巖畫距今1.6萬年-1萬年之間,巖畫中的圖畫文字經近兩年的實地考察和大量的研究考證后,最終經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文字專家劉景云考證審定。
漢字手抄報圖
大麥地巖畫區及其毗鄰地區,還遺存有石器時代的石器、陶片等。這說明,原始社會時期的大麥地,是古代人類居住、活動的聚集地區,是他們舉行祭祀儀式的朝拜圣地。研究表明,大麥地巖畫區內圖畫符號是我國原始文字,有許多象形與抽象符號已具備了古老文字的要素。
據國際巖畫委員會委員、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巖畫研究中心研究員李祥石介紹,在大麥地巖畫個體圖形中,已經發現有1500多個圖畫文字,其中能識讀的圖畫文字只有一小部分,絕大部分還不能識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