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的手抄報圖
感恩教育的辦報資料:感恩組織不忘忠,干干凈凈干事
感恩組織,是一種黨性覺悟、品格錘煉、奮發(fā)動力。我們要常懷憂黨之心,恪盡興黨之責,切實為黨分憂、為民解難。要常懷感恩之心。以平常心,強知足感。不搞“權力崇拜”,不被精英意識和金錢思維蒙蔽,正確地認識和看待事業(yè)上的成功。一個干部的成長與升遷,有個人奮斗因素,有發(fā)展機遇因素,但最根本的是組織培養(yǎng)。沒有組織的培養(yǎng)和群眾的信任,特別是離開了組織,一個人能量再大、能力再強也難有所作為。以自省心,強責任感。在知恩中化解內心憂怨、蕩滌心靈污穢、升華人生境界,用感恩的心態(tài)正確對待組織、同志和自己,正確看待個人得失、榮辱進退,辛勤耕耘不怨天尤人,甘于寂寞不心浮氣躁,在凈化心靈中陶冶情操,在陶冶情操中振奮精神。以進取心,強使命感。感恩組織是大恩回報。只有知大恩者,才有大境界、大作為、大智慧,才不會忘其根本,多一些正氣、責任、坦蕩,少一些依賴、顧慮、羈絆,才會真心實意為人民服務,不斷創(chuàng)造出經(jīng)得起人民和歷史檢驗的政績。要常行報恩之舉。懂得報恩,是領導干部的立身之基、從政之道、做人之本。不知報恩,是道德的滑坡、文明的失落、人性的麻木。剖析當前許多腐敗官員的墮落軌跡,缺乏感恩之情,失去感恩之心,幾乎是一個共同的根源和特征。身為孤兒的安徽省原副省長王懷忠從基層社教員成長為副省長,出身貧寒的黑龍江省原綏化市委書記馬德從基層職員成長為市委書記,但隨著職位越大、地位越高、權力越重,他們卻忘記了人民的養(yǎng)育、組織的培養(yǎng)和社會的關愛,既不知感恩,更不懂報恩,最終因貪婪、自私、狂妄,走上了違法犯罪的不歸路。事實證明,一個干部如果對組織不知恩圖報,對黨就不可能盡忠盡職,對黨的事業(yè)更不可能盡心盡責,就有可能玷污黨的形象、破壞黨的事業(yè)。報恩組織,就是在思想和行動上要始終與黨保持高度一致,忠心向黨、一心為民。尤其在黨組織遭遇質疑、工作出現(xiàn)失誤、面臨危難之時,堅決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決執(zhí)行黨的決定,忠實捍衛(wèi)黨的形象與聲譽,竭力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要常思奮起之志。立志做大事,而不是立志做大官。把心態(tài)放平、位置擺正、角色找準,時常保持一顆感恩、平常、向上之心,以平和的心態(tài)對待升遷,以豁達的胸懷看待得失,牢記組織的關心和培養(yǎng),識大體、顧大局,講原則、守紀律,把感恩之情化作為黨的事業(yè)奮斗終生的強大動力。自覺深化對世情黨情國情的認識,增強憂患意識、執(zhí)政意識和公仆意識,善于從平常中預見危機、從機遇中看到挑戰(zhàn)、從有利中發(fā)現(xiàn)不利、從成績中看到差距,懷著對黨和人民的感激與忠誠,時刻聽從黨的召喚,服從組織的需要和安排。無論是否得到提拔,無論任職時間長短,無論有無組織監(jiān)督,都能自覺做到見利心不動,見財眼不花,見食嘴不饞,見色心不亂,見名手不伸,以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危機感,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