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與戰爭手抄報資料:兩個重要公共產品
從2003年左右中國提出“和平崛起”的口號,到后來調整為“和平發展”,中國講的都是自己的崛起或發展,目的是通過強調自己崛起和發展的和平性,來減弱國際社會對自己崛起的擔憂。
今天,中國的增量洲際主義則帶有巨大的正外部性。中國的崛起正在為世界帶來和爭取兩個重要公共產品,即和平與發展。
在和平問題上,中國秉承了長期以來的獨立自主和平外交原則。現在中國的國力使得中國在維護和謀求地區與世界和平上,可以比過去起大得多的作用。
中國在謀求建立新型大國關系上,在謀求亞洲新的安全秩序上,在協助解決全球熱點問題上,都以和平的手段追求和平的目標。這里,中國對和平的實現方式,與美國等新干涉主義國家是不同的。在一些安全局勢惡化的地方,反對單邊軍事干涉,也是中國追求和平的一貫原則。
石之瑜教授認為,中國對地區性混亂和沖突的態度,強調由沖突方協商解決,而不是由外來勢力單邊干涉來解決。這里有中國外交和治理智慧和理念中,對“治理術”的理解,即一個地區的和平,必須由地區內部的因素來實現,由外部力量來實現和平,則是不可持續的。
在發展問題上,一方面,中國的發展為世界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機會。中國國內的經濟增長、產業升級、消費能力增大,以及中國居民到其他國家旅游、就讀等,對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都有巨大的拉動作用。
另一方面,通過“一帶一路”、金磚銀行、以及眾多雙邊和多邊的貿易、投資協定,中國的投資、技術等對各國的經濟發展也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和平與發展既是中國自己在外交和國際事務中的目標,也是用來是獲得對方(雙邊或多邊)支持與合作共贏的目標。換句話說,現階段中國的崛起,正在引導各國將國內治理、國際合作的目標,轉到和平與發展上面來。
正如鄭永年教授所指出的,中國的崛起帶給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價值觀,是和平、開放、包容式發展的價值觀。
對全世界來講,和平是發展的前提,發展也才能帶來持久的和平。正如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最近所說的,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
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的崛起具有明顯的規范性作用。中國的崛起不僅僅是地緣政治、地緣經濟的崛起,而且是和平與發展這兩個價值觀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