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春節的手抄報文字

時間:2022-08-26 04:20:00 手抄報 我要投稿

春節的手抄報文字

  新年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習俗就是要貼春聯,每到年三十那天,家家戶戶都會在大門兩邊貼上大紅春聯,為春節增加喜慶的氣氛,相信大家每年都會幫助爸爸媽媽貼春聯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春節的手抄報文字的內容,歡迎閱讀!

  春節的手抄報文字

  春節的手抄報文字 篇1

  春節傳說--熬年守歲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探究這個習俗的來歷,在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后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并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凈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門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飯”,由于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后,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閑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守歲習俗興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歲的詩文。“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征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

  春節作文

  人人都喜歡過年,更不用說我自己了。家家戶戶都掛上了紅燈籠,貼上了對聯。親人們都從外地趕了回來,和家人們共同迎接新的一年。我可是興奮了一晚上沒睡著呢。聽著噼里啪啦的禮炮聲,我更是期待春節的到來。

  除夕夜,一家子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看春晚,其樂融融,闔家歡樂。

  大年初一早上第一句話要是吉祥話,也就預示著新的一年有美好的'開始和彩頭。今年是新年,所以祝大家新年旺旺旺。我們家鄉這邊有個風俗,初一早上要走親訪友。所以一早我們一家去拜年,回到家后,我的口袋從扁扁的變成了鼓鼓的,甚至帽子里也裝滿了零食和糖果。當然,我還收到了壓歲錢,我想沒有什么比收到壓歲錢更開心的事了。

  下午,我們去了泰州,人山人海,汽車排成了長長的隊伍在等紅綠燈,也有的在等停車位。經過媽媽的同意之后,我可以拿出一百元的壓歲錢買玩具,我們來到商場,我看到琳瑯滿目的玩具都想打包帶走,但母命難違啊。最后,買了三樣玩具。然而,還剩二十多塊錢,爸爸說剩下的錢給我當零花錢,我真想為爸爸點個贊。

  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不知不覺新年的第一天就過去了,我總覺得時光如梭,但今天我玩得特別開心。

  春節,多么美好的節日啊……

  春節的手抄報文字 篇2

  春節的板報文字

  正月初一,又是一個快樂的曰子。

  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爭了個第一,因為極想聞聞那香氣撲鼻的爆竹煙味兒。一串串鞭炮在人們手中點燃,聲音真大,四處飛濺,仿佛要把每一個祝福送到千家萬戶,一陣陣爆竹聲接連不斷,噼里啪啦的,熱鬧非凡。

  在鞭炮聲過后,就沒有什么好玩的了。還是吃早餐吧,待會兒出去玩一玩!

  吃過飯后,我邀幾個朋友一起去玩,在街上點燃的爆竹在地上開出了美麗的花,漂亮極了,袋里裝著父母給的零花錢,甭提多高興了。今天的小鳥也出來湊熱鬧,大概它們心里也很高興吧。

  春節的板報文字

  春節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周期稱為“年”,《說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歷,以月亮圓缺的周期為月,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即一年的開始,也叫年,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至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一直延續到今天。但古時的正月初一被稱為“元旦”,直到中國近代辛亥革命勝利后,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應農時和便于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歷,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歷,以公歷的元月一日為元旦,農歷的正月初一稱春節。

  1949年9月27日,新中國成立,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通過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歷紀元,把公歷的元月一日定為元旦,俗稱陽歷年;農歷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農歷正月初一定為“春節”,俗稱陰歷年。

  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春節的板報文字

  在先秦時叫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到了兩漢時期,又被叫為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時稱為元辰、元 日、元首、 歲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則稱為元旦、元 、歲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把農歷新年正式定名為春節,是辛亥革命后的事。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由于那時要改用陽歷,為了區分農、陽兩節,袁世凱將元旦定義為西歷01月01日,將農歷正月初一改名為春節。

  如今中國人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

  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于農歷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節)新年才算結束,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 春節的時間(農歷正月初一)在公歷1月21日至2月21日之間游動。最 早的春節(如1966年的1月21日)和最遲的春節(如1985年的2月20日)相差整一個月。根據歷法計算,如果農歷不進行人為調整的 話,2319年2月21日將迎來史上最晚春節,此前春節最遲出現在公歷2月20日,為1920年和1985年。

  春節的板報文字

  關于春節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其中幾種較具代表性的說法,如春節源于臘祭,春節源于巫術儀式說,春節源于鬼節說等, 但其中被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時期興起。 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歷新年的由來,后來叫春節。

  春節的板報文字

  小的時候 我就有一種誤解

  人生是這樣寂靜

  我只感覺到我的呼吸 還有我的心跳

  害怕的也聽不到自己第一次啼聲

  愛 我難以描述

  教我手語來告訴我想知道的一切

  用它說出我所有的聲音

  我抵觸那歲月的手勢 你習慣地來理解

  你對我說的話 慢慢地我心能聽懂

  一年一年 那給予我手的文字

  跟隨著自己的成長

  漸漸留戀你們的親切

  開始懷念你們的溫暖

【春節的手抄報文字】相關文章:

春節手抄報資料文字01-10

春節手抄報素材文字07-06

有趣的春節手抄報文字07-06

春節趣事手抄報文字07-07

我們的春節手抄報文字07-08

熱鬧的春節手抄報文字07-09

我們的節日春節手抄報文字02-07

歡度春節手抄報文字08-23

語言文字的手抄報08-28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 亚洲人成网网址在线看 | 伊久香蕉在线视频网站 | 在线免费一区二区 | 亚洲综合精品第一页国产亚洲 | 这里有亚洲精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