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中秋學生手抄報文字資料

時間:2022-09-11 17:18:41 手抄報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中秋學生手抄報文字資料

  中秋節,月兒圓,許個心愿圓又圓,愿我們的合作更加順利,祝您在這團圓的日子里,好好享受家的溫馨,從此幸福不斷,快樂無邊。下面是關于中秋學生手抄報文字資料的內容,歡迎閱讀!

中秋學生手抄報文字資料

  中秋學生手抄報



  【中秋節諺語】

  七月十五鬼節

  八月十五人節

  (張家口)

  八月十五月正南

  瓜果石榴列滿盤

  (邢臺)

  男不拜月

  女不祭灶

  (石家莊)

  五月回港扒龍舟

  六月割禾有錢收

  七月燒紙盂蘭節

  八月賺錢買餅嘗中秋

  (茂名)

  冬唔飽,夏唔飽,

  八月十五食餐飽。

  (廣州,中秋節令,供果豐富)

  八月十五停活的

  冬至節,教學的

  (山西,中秋做工人停活,冬至宴請教師)

  到中秋,賽摸秋

  中秋節的來歷

  關于中秋節的起源,說法較多。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

  一說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說明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后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逐步傳到民間。

  二是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秋天是收獲的季節。“秋”字的解釋是:“莊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成熟,農民為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就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間的意思,農歷的八月是秋季中間的一個月,十五日又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中秋節可能是古人“秋報”遺傳下來的習俗。

  也有歷史學家研究指出,中秋節起源應為隋末唐軍于大業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軍裴寂以圓月作為構思,成功發明月餅,并廣發軍中作為軍餉,成功解決因大量吸收反隋義軍而衍生之軍糧問題。

  中秋節別稱

  根據中國的歷法,農歷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

  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征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

  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

  關于“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于明代。《西湖游覽志余》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也”。

  中秋節的傳說

  吳剛折桂

  相傳月宮里有一個人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把他貶謫到月宮,每天都砍伐月宮前的桂樹,以示懲處。這棵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會立即合攏。李白在《贈崔司戶文昆季》一詩中寫道:“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

  玉兔搗藥

  嫦娥身邊有只玉兔。據說嫦娥身體變輕,開始升空時,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養的白兔。白兔便隨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宮有一只搗藥杵,夜晚在藥臼中搗制長生不老的靈藥。這個神話傳到日本后,變成了玉兔在搗年糕。

  玄宗故事

  相傳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興起游月宮之念,于是天師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宮。但宮前有守衛森嚴,無法進入,只能在外俯瞰長安皇城。在此之際,忽聞仙聲陣陣,唐玄宗素來熟通音律,于是默記心中。這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日后玄宗回憶月宮仙娥的音樂歌聲,自己譜曲編舞,創作了歷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中秋學生手抄報文字資料】相關文章:

中秋節手抄報資料文字06-26

環保手抄報的文字資料08-30

讀書手抄報資料文字09-14

讀書的手抄報資料文字09-14

讀書學生手抄報資料文字09-18

愛牙手抄報資料文字09-15

讀書手抄報文字資料09-14

讀書學生手抄報文字資料09-14

節約用水學生手抄報資料文字09-14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器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rv精品一区二 | 一区二区精品视频在线 | 中文字幕日本乱码精品久久 | 久久国产美女精品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