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積累(35分)
1.看拼音寫詞語(6分)
ɡào jiè yòu huò jǐn shèn
老師常常( )我們,面對( ),要小心( ),不能
dī tóu zhé jié qí tú
( ),以免誤入( )。
2.填寫詞語(2+2分)
斬釘( )鐵 安然無( ) 一如( )往 不容爭( )
本學期我還積累了表示勇敢、頑強的成語: 、
3.判斷正誤,對的打“√”,錯的打“×”。(4分)
①“再接再厲、中流抵柱、勵精圖治”這三個詞語沒有錯別字。…………( )
②“七八十臺縫紉機發出的噪音震耳欲聾。”這句話運用了夸張的寫法。…( )
③課文《最后一分鐘》記敘的是臺灣光復時的事情。………………………( )
④《落花生》一文采用了借物喻理的寫法。…………………………………( )
4.按要求寫句子(6分)
①學校科技節活動的內容很豐盛。(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②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我也能照樣子寫一句)
一次失敗,就是 ,也是 。
③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也能對人物的眼睛進行特寫)
考場上,監考老師 。
5.按要求填空(15分)
①圓明園中,有 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 ……它不但建筑 ,還收藏著最珍貴的 。
②《七律·長征》“紅軍不怕遠征難, 。”詩中,“金沙水拍云崖暖”中的“暖”字,讓人感受到紅軍巧渡金沙江后 的心情。
③故園難忘,鄉愁綿綿,王安石發出了游子的心聲:“ ,
。”可往往“家在夢中何日到, ?”這種有家不能回的傷感,讓人空自長嘆。
④古人說:“黑發不知勤學早, 。”我們要趁著年少時光,多讀書,讀好書。讀書時,我們可以想象作者是怎么樣的,他會有怎樣的 ……這真像與另一個人 。本學期,我重點讀了《 》這本課外書,收獲很大。
⑤在《遨游漢字王國》的綜合性學習中,我們開展了各種活動,比如:猜字謎、說起源……,我們小組開展的活動有 。這次活動我還從課外積累了一句諧音歇后語:
閱讀理解(30分)
(一)(2+2+2+2+3)
片段一:噪音像一個來無影去無蹤的“隱身人”,不像煙塵和廢水那樣可以集中起來處理。盡管這位“隱身人”難以對付,人們還是想出了許多制服它的辦法。“吃音玻璃”就是消除噪音的能手。臨街的窗子上如果裝上這種玻璃,街上的聲音為40分貝時,傳到房間里就只剩下12分貝了。
片段二:蛛絲可以當“釣鉤”用來釣飛蟲。熱帶叢林有一種蜘蛛,它并不織網,只是從樹枝上垂下幾條蛛絲。蛛絲下面有很粘的一團“食餌”,風一吹來,食餌在空中蕩來蕩去,像是小蟲子。蜻蜓一類的飛蟲看見了,就會來捕捉,等發現上當,已被粘住了嘴。蜘蛛把“釣鉤”一收,“魚”就捕捉到手了。
1. 劃線句子主要采用了( )說明方法。
A.列數字、分類別 B.舉例子、列數字
C.打比方、作比較 D.列數字、打比方
2.片段一主要介紹的事物是( )
A.噪音 B.煙塵和廢水
C.吃音玻璃 D.臨街的窗子
3. 片段二中的“釣鉤”指 , “魚”指 。
4. “吃音玻璃”的作用是 ;蛛絲的作用是 。
5.比較片段一和片段二,對的打“√”,錯的打“×”。
①片斷一介紹的是高科技產品,片斷二介紹的是動物的身體奧秘。………( )
②片斷一和片斷二都是圍繞著開頭第一句話寫的。………………………( )
③這兩個片斷都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科學知識介紹得清楚有趣。………( )
(二)“偷餅賊”(2+1+3+6+2+2+3分)
①一天晚上,有位婦女在機場候機,離飛機起飛還有好幾個小時,她在機場商店里找到了一本書,買了一袋甜餅之后找個地方坐下,悠然地看起書來。
②她沉浸在書里,卻無意中發現,那個坐在她旁邊的男人,竟然如此無恥,從放在他們座位中間的袋子里抓起一塊甜餅,隨手塞進嘴里。
③她試著回避這件事,避免大發脾氣。她讀著書,使勁嚼著甜餅,可那個“偷餅賊”繼續在減少她的甜餅。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她越來越氣憤,她想:“如果我不是這樣寬容,我一定打得他鼻青臉腫!”
④她每拿一塊甜餅,他也跟著拿一塊。當只剩一塊時,她猜測他會怎么做。
⑤他的臉上浮現出笑意,并且略帶拘謹,他抓起了最后那塊甜餅,把它分成了兩半。他遞給她半塊,自己吃了另一半。
⑥她從他手中搶過半塊餅,并且想到:“天哪,這個家伙還真有點意思,但卻很無禮,他為什么連感謝的話都不說一句?”
⑦當她的航班通知登機時,她如釋重負般松了口氣,她收拾起自己的物品走向門口,拒絕回頭再看一眼那個“偷竊而且忘恩負義的人”。
⑧她登上飛機,坐到自己的座位,然后找尋她那本已經快看完了的書。當她把手伸進行李包,她因意外而驚訝得目瞪口呆。在她面前的是她那一袋甜餅!
⑨“如果這是我的,”她喃喃自語,“那么另一包就是他的,而他卻盡力與我分享!”可是太遲了,已經無法道歉,她是那樣地難過,那個無禮的、忘恩負義的偷餅賊,恰恰是自己!
1. 這個“偷餅賊”,原來是指 ,最后是 。
2. 第3自然段中“她試著回避這件事……”“這件事”是指什么事?請你用“ ”在文中劃出來。
3. 從頭到尾,這位婦女的心情在不斷地發生強烈變化,請在文中找出描寫她的心情的詞語,填寫在下面。
4.根據短文內容,選擇最恰當的答案填在括號里。
①第7自然段“她如釋重負般松了口氣……”的原因是( )。
A.飛機沒有晚點 B.她不再生氣了
C.甜餅終于吃完了 D.她終于可以離開這個讓她討厭的男人了
②第8自然段“她因意外而驚訝得目瞪口呆……”這意外是什么?( )
A.她的書掉了 B.她的甜餅還在
C.她的鄰座又是那個男人 D.她拿了那個男人的包
③這是一個讓人感覺很( )的故事。
A.無奈 B.氣憤 C.溫馨 D.幽默
5.第6自然段中“她從他手中搶過半塊餅……”把句中的“搶過”字改為“接過”好不好?為什么?
6.請你評價一下文中的那位男人。
這是一個 的男人,理由: 。
7.用簡短的話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習作表達(30分)
上文中的那位婦女因錯怪了別人而自責。年少的你一定有過犯錯的時候,比如做錯了事,認錯了人,走錯了路,這些都是在所難免的。我們在“錯”中思考,在“錯”中收獲,在“錯”中成長……這一個個“錯”,留給我們許多深切的記憶。請回憶你印象最深的一次犯錯,把它寫下來與大家分享吧。要求寫清事情的經過,感情真切細膩。字數在400字左右,題目自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