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綜合復習題】
第 二 單 元
5、古詩兩首
一、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意思。
1、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3、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組詞。
莫( ) 臘( ) 疑( ) 渾( )
漠( ) 蠟( ) 凝( ) 暉( )
三、補充成語。
( )精會神 自相( )盾 舍( )為人
( )盆大雨 守( )待( ) 波( )壯闊
四、下列各組詞可以用哪一個詞語來概括?請寫在括號里。
1、蘋果 香蕉 梨 哈密瓜 ( )
2、赤 橙 黃 綠 青 藍 ( )
3、風衣 襯衫 夾克 羊毛衫 ( )
4、碗櫥 方桌 床 梳妝臺 ( )
五、給帶點字選擇正確的解釋。
1、題西林壁。( )
A、做題 B、書寫,題寫 C、題目
2、只緣身在此山中。( )
A、緣由 B、緣分 C、因為
3、山重水復疑無路。( )
A、不相信 B、疑心 C、以為
六、根據古詩內容填空。
1、《題西林壁》是__________代詩人______________所寫,描繪農村豐收的歡樂景象和鄉村風光習俗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詩中“____________”字,表示了農家款待客人的盛情。
6、爬山虎的腳
一、認真讀課后然后填空。
1、這篇課文的作者是 。
2、作者先介紹了爬山虎的葉子,是從葉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幾個方面講的。
3、作者在介紹爬山虎的腳的時候,先講爬山虎腳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再講爬山虎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講了爬山虎的腳與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加上偏旁組成你學過的字,再組詞。
甫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占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艮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三、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相當( ) 牢固( ) 休想( )
新鮮( ) 舒服( ) 均勻( )
四、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解釋。
滿:A、全部充實 B、達到一定期限 C、全 D、滿足 E、驕傲
1、學校操場北邊墻上滿是爬山虎。( )
2、假期已滿,我準備返校了。( )
3、老師滿意地說:“不錯,你們真能干。”( )
4、會場里人滿了。( )
五、選字填空。
巴 爬 觸 貼 拉
爬山虎的腳( )著墻的時候,六七根細絲的頭上就成小圓片,( )住墻。細絲原先是直的,現在彎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莖( )一把,使它緊( )在墻上。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地往上( )。
六、比較下列詞語。
(1)“重疊”、“重復”都有“重”的意思,區別是什么?
(2)“平均”、“均勻”都有“均”的意思,區別是什么?
(3)“波浪”、“波紋”的區別是什么?
七、縮寫句子。
(1)爬山虎剛長出來的葉子是嫩紅的。
(2)學校操場北邊墻上滿是爬山虎。
八、給句子選擇正確的解釋。
1、細絲原先是直的,現在彎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莖拉一把,使它緊貼墻上。( )
A、這句話寫爬山虎的腳是怎樣由直變彎的。
B、這句話寫爬山虎的腳是怎樣緊貼在墻上的。
C、這句話寫爬山虎的腳是怎樣把莖緊貼在墻上的。
2、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腳,那些腳巴在墻上相當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費一點兒勁,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莖。( )
A、這句話寫爬山虎的腳巴在墻上是相當牢固的,不費一點兒勁是拉不下爬山虎的一根莖的。
B、這句話寫爬山虎的腳巴在墻上是相當牢固的,不費一點兒勁就能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莖來。
C、這句話寫爬山虎的腳巴在墻上是相當牢固的,費上多大勁也拉不下爬山虎的一根莖來。
九、閱讀課文第3自然段,完成練習。
(1)這段話主要寫什么?( )
A、爬山虎的腳是怎樣一步一步向上爬的。
B、爬山虎的腳的位置、形狀和顏色。
C、爬山虎生長的地方及葉子。
(2)把這一個自然段中的比喻抄寫在下面。
(3)按要求抄寫句子
A、寫爬山虎腳的顏色的句子。
B、寫爬山虎的樣子的句子。
想想為什么爬山虎的葉子的葉尖一順兒朝下,而且在“墻上鋪得那么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
7、蟋蟀的住宅
1、作者從住宅的選址、外部、內部三方面寫蟋蟀住宅的特點。蟋蟀選址的特點:
。住宅外部的特點
住宅內部的特點: 。
2、蟋蟀修建住宅的動工時間是 ;用它的前足 ,用鉗子 ,后足 ,后腿上的兩排鋸子 。
二、組詞。
棄( ) 毫( ) 扒( ) 址( )
充( ) 豪( ) 趴( ) 扯( )
三、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有名( ) 疲勞( ) 安靜( )
簡樸( ) 慎重( ) 隱蔽( )
四、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光滑( ) 彎曲( ) 潮濕( )
復雜( ) 熱鬧( ) 狹窄( )
五、填上合適的關聯詞。
1、( )蟋蟀不是挖掘專家,( )它的工具又是那么柔弱,( )人們對它的勞動成果感到驚奇。
2、蟋蟀的出名( )由于它的唱歌,( )由于它的住宅。
3、( )屋子內部沒什么布置,( )墻壁很光滑。
六、按要求改寫句子。
1、當四周很安靜的時候,蟋蟀就在這平臺上彈琴。
縮寫句子:
2、蟋蟀建筑住宅并沒有特別好的工具。
改為設問句:
七、理解句子的意思。
假使我們想到蟋蟀用來挖掘的工具是那樣簡單,這座住宅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了。
1、蟋蟀是靠 來挖掘的,所以它的挖掘工具是那樣簡單。
2、之所以說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了”是因為
八、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太陽花
我喜歡太陽花,它是夏天里常見的一種極普通的花。
太陽花的莖有紅色的,有綠色的。那莖很嫩,似乎用手一掐,就會冒出水來。
太陽花的葉子很特別,小而厚。葉的表面像涂了一層薄薄的蠟,光潔,碧綠。
太陽花的花朵顏色格外鮮艷,有的潔白如玉,有的鮮紅似火,有的深黃若金,而那粉紅的就像抹了一層淡的胭脂。花朵并不大,多層的花瓣自然嬌艷,單層的花瓣更俏麗,真討人喜歡。
我喜歡太陽花,不只在于它毅色鮮艷,更因為它有完強的生命力。它不怕日曬,風吹,雨打,那樣子總是蓬蓬脖脖的,只要掐下一枝小小的莖,插在尼土里,不久就會生根,開花。
1、文中依次介紹了太陽花的 、 和 。
2、找出文中說明我為什么喜歡太陽花的句子,畫上“——”。
3、太陽花頑強的生命力體現在它
和 兩方面。
根據詩句的內容,請按時間的先后順序排列。
①清明時節雨紛紛 ②可憐九月初三夜 ③二月春風似剪刀
③小荷才露尖尖角 ④遙知兄弟登高處 ⑤已是懸崖百丈冰
正確順序是:
8、世界地圖引出的發現
_____________年的一天,_____________因為生病住院,他在看世界地圖打發時間,偶然發現南美洲上巴西的______________的部分與非洲______________呈直角凹進的______________形狀不可思議地______________。他因而產生奇想:在太古時代,地球上所有的______________都是連在一起的,后來因為不斷_______________,才分成今天的各個大陸。后來,他作了題為“________________”的演講,提出了關于_________________的假說,引起了地質界震動。
二、在括號里填上恰當的詞。
( )的病房 ( )地出神 ( )的部分 ( )地吻合
( )的海灣 ( )地端祥 ( )的資料 ( )地發現
三、我能在文中找出與下列詞語意思相反的詞。
硬( ) 打擊( ) 沮喪( )
輕( ) 文靜( ) 謹慎( )
四、劃掉每組詞語中不同類的詞。
1、東海 南海 黃海 上海
2、時光 陽光 月光 星光
3、茶杯 茶壺 茶盅 茶葉
五、按要求寫句子。
1、魏格納被自己偶然的發現驚呆了!(改為“把”字句)
2、魏格納把這個想法告訴了科學家柯彭教授。(改為“被”字句)
六、認真閱讀課文,完成下面練習。
1、“這不會是一種巧合吧?”是一個( )句。
A、反問 B、設問 C、疑問
2、本文題為“世界地圖引出的發現”,引出了什么“發現”。
3、魏格納重大發現的成功依靠的是什么?
七、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樹。你聽說過能產面粉、結面條、長面包的樹嗎?
老撾有一種“面粉樹”,將它的樹皮剝下來,曬干磨成粉,就成了面粉。非洲南部有一種奇怪的樹,它結的果實是條形的,最長的有兩米,人們叫它“須果”。須果成熟后,放在水里煮熟,撈起來加上調味品,就成了味道鮮美的面條了。人們稱這種樹為“面條樹”。還有一種熱帶海島上的“面包樹”,結的果實圓圓的,大的像西瓜,小的像柑橘,營養很豐富。熱帶居民把它當做主要的食品。
1、用波浪線畫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這個句子把 比做 。
2、這篇短文向我們介紹了 、 、 三種奇
第二單元達標測試
二、改正詞語中的錯別字。
寬敝( ) 瑞詳( ) 往費心機( )
既使( ) 選澤( ) 豪不可惜( )
斬新( ) 頃訴( ) 精神大震( )
三、選詞填空。
簡樸 簡單
1、王老師一直過著( )生活。
2、這道題很( )。
隱藏 隱蔽
3、蟋蟀的住所非常( ),( )在青草叢中。
靜謐 安靜
4、教室里非常( ),同學們都在認真做作業。
5、魏格納在( )舒適的病房里坐臥不安。
四、指出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辭手法。
1、蟋蟀有特好的工具嗎?沒有。 ( )
2、當四周很安靜的時候,蟋蟀就在這平臺彈琴。 ( )
3、魏格納在病房里坐臥不安,就像軟禁在牢籠中的困獸一般。 ( )
4、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 ( )
五、判斷下列說法的對錯。
(1)蟋蟀和別的昆蟲一樣,都能隨遇而安。 ( )
(2)魏格納是德國著名的天文學家、氣象家和地球物理學家。 ( )
(3)“爬山虎的腳要是沒觸著墻”中的“著”念“zh‚o”。 ( )
(4)《題西林壁》是蘇軾的一首詩,詩中蘊含著人生的哲理。 ( )
六、修改病句。
1、故事書對我十分感興趣。
2、這本故事書的內容和插圖都很漂亮。
3、怎么也忘不了發生在過去的往事。
七、按課文內容填空。
1、___________迷戀___________研究,長期堅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昆蟲,成了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
2、爬山虎的腳長在___________上。莖上長___________的地方,___________伸出___________六七根___________,每根細絲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細絲跟新葉子一樣,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就是爬山虎的腳。
九、 枯葉蝶
枯葉蝶就像兩片灰色的枯葉,除了翅膀的輪廓,一點也不像蝴蝶。
生物學家說,它變成這個樣子有利于它的生存。
我卻感到它很可悲。為了保存自己,竟拋棄了自己斑斕的色彩和優美的圖案。它再也不是一只蝴蝶了,它失去了蝴蝶的靈和韻。失去了自己的本,失去了自己的品格,那存在還有什么意義呢?
枯葉蝶只是一種稀有蝴蝶。絕大多數蝴蝶面對著殘酷的生存環境,也不愿意放棄對展示自己本質的追求。
1、在括號里填上恰當的詞。
( )的色彩 ( )的圖案 ( )自己 ( )追求 2、不改變意思,將下面的句換一種說法。
失去了自己的本質,失去了自己的品格,那存在還有什么意義呢?
3、枯葉蝶的外形像兩片灰色的枯葉,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它為什么會變成這個樣子呢?
期中綜合檢測
二、形近字組詞。
頸( ) 厲( ) 待( ) 踩( ) 撞( )
勁( ) 歷( ) 侍( ) 彩( ) 幢( )
三、火眼金睛找錯別字。
我們的船漸漸逼進榕樹了。我有幾會看清他的真面目,真是一朱大樹,枝桿的數目不可記數。( )
四、選詞填空。
責備 叱責
1、白鵝一看到生人就會厲聲( )。
2、白鵝看到空空如也的飯罐,便昂首大叫,似乎( )人們供養不周。
呼喚 叫喚
3、挨了打的小狗,痛得齜牙裂嘴,不停地( ),聽了讓人心痛不已。
4、小貓十分貪玩,任憑主人怎么( ),還是不肯回家。
五、選出不同類的一組,畫“——”。
1、飛機 輪船 汽車 火車 機器
2、寫字 做操 踢球 跳繩 游泳
3、金黃 翠綠 粉紅 淺藍 黑夜
4、桃花 梨花 雪花 菊花 葵花
六、按課文內容填空。
1、鵝的步態,更是____________。大體上與____________相似,但鴨的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之相;鵝的步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頗像____________。
2、“噢!是這么回事呀!”巨人終于明白,沒有____________就沒有____________,他不禁抱住了那個孩子。
3、山重水復疑無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它還會_______________叫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變化多端。
七、亂句重組。
( )淡紅色的花串在搖動著,好像在高興地點頭。
( )我家后院,種著兩棵半人高的蓖麻,枝粗葉大,很神氣。
( )在紅花下面的的綠葉中間,還開著一串鮮艷的黃花,與上面的紅花,周圍的綠葉相映襯,顯得格外艷麗。
( )它們的莖桿是淺綠色的,一節一節,好像甘蔗一樣,節上還長出好多枝丫,像小樹。
( )葉子呈八角形,邊上還有細齒,一根莖上有四、五片這種深綠色的葉片。
八、閱讀文段,回答問題。
小貓滿月的時候更可愛,腿腳還不穩,可是已經學會淘氣。一根雞毛,一個線團,都是它的好玩具,耍個沒完沒了。一玩起來,它不知摔多少個跟頭,但是跌倒了馬上起來,再跑再跌。它的頭撞在門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它的膽子越來越大,逐漸開辟新的游戲場所。它到院子里來了。院中花草可遭了殃。它在花盆里摔跤,抱著花枝打秋千,所過之處,枝折花落。你見了,絕不會責打它,它是那樣生氣勃勃,天真可愛!
1、這段話寫的是剛滿月的小貓,它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為了表現小貓的特點,作者寫了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些舉動。
3、你覺得文中哪句話最能體現作者對小貓的喜愛之情,請畫上“——”。
九、 我愛家鄉的柿子樹
我的家鄉在安寧,那里的人們常在庭院中栽上惹人喜愛的柿樹。
陽春三月,百花爭艷,經歷了寒冬臘月的柿樹,沐浴著春天的陽光雨露,開始吐芽抽枝長葉,并開滿了細小的黃色花朵。隨著夏季的到來,天漸漸熱起來。這時的柿子樹,綠葉覆蓋,舒展著粗枝大葉,像一把巨大的綠傘,為人們擋住驕陽,讓人們在“傘”下乘涼。
金色的秋天來了,柿樹的一身綠葉悄悄地變紅,青綠的果頭也悄悄地變成了金黃色。這時的柿樹,像燃燒的火炬一樣,裝點著祖國河山大地。幾經銀霜,柿樹脫下美麗的紅裝,留下滿樹又大又圓的果實,在秋風中搖搖欲墜,在太陽下露出誘人的笑臉,仿佛告訴人們:快來收獲吧!
1、閱讀畫線第一句,回答:
① “這時”指 。
② 這句話是個 句,用 來比 。
③ 這句話描寫的是 的景象。
2、閱讀畫線第二句,回答:
① “幾經”的意思是 。
② 這句話是個 句,從 這些詞語中可看出。
③ 這句話寫出 的景象。
3、這篇短文按 順序來寫 ,表達了
的思想感情。
更多相關文章:
4.四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測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