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只有不快的斧,沒有劈不開的柴。
期末考試結束了,本次考試側重于對學生的知識積累和閱讀能力進行考察,現對本次考試的情況作以分析。
人數52總分3785平均分72.79
優秀人數2優秀率3.8
及格人數49及格率94.23
具體分析:
1、拼拼寫寫,我最行。
這些詞語平時訓練比較多,學生出錯的比較少。但個別學生把以下幾個字寫錯了:“試、懶、跨”。對于這樣的錯誤與老師平時沒有嚴格要求有關。以后老師要加強指導,并嚴格要求。
2、區別雙胞胎。
即比一比組詞。從卷面看,學生識字掌握較好,能清晰辨析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正確率比較高。需要指出的是:寫字還是比較薄弱的,字寫得不規范,字跡潦草,卷面不整潔的試卷不在少數。
3、詞語堡壘。
試題包括按要求給多音字注音并組詞和照樣子寫詞語。從卷面看,多音字部分有三個字做的比較好而“模”字有許多學生不能正確做出來,在照樣子寫詞語部分學生出錯較多的是第一題中的寫含有反義詞的四字詞語。究其原因,一是詞匯量積累不夠。二是受思維定勢影響,即便積累了,也是一知半解,故有一定的錯誤。
4、句子超市。
本題包括四道小題,其中第三小題學生出錯較多。因為老師平時在講授時很少講解“陳述句”這樣的術語。
5、對號入座。
本題考察學生辨析一字多義,絕大部分學生完成的令人滿意。
6、積累百花園。
此題包括六道小題。其中第二小題的第二個空答對的學生很少,說明學生的積累還是只積累不理解。或者說不思考。
7、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考查閱讀能力的共有5個小題,這道題是學生失分最多的一項。從整體上看,此題得分率大致在20%左右。不能理解語句和短文深層意思是失分的主要原因。部分學生所寫比喻句雖簡潔明了,但不夠嚴謹,從而看出一些學生的語文素養沒有得到螺旋式提升。
考查形式是編寫童話故事。從學生作文來看,大部分學生能按總分結構把把故事寫清楚。有的學生的習作用詞準確、句子流暢、頗具文采。但也有不盡人意的現象,還有一些學生審題不清,寫成了《我喜歡的小動物》。
反思與建議:
1、要繼續重視識字和積累
本次考試中,識字和積累部分得分率較高,說明學生掌握得較好。對此我們不能有所松懈,在教學與復習中要采用分散與集中的辦法,繼續重視識字和積累。平時要鼓勵學生背大段的課文,整篇的課文。
2、要立足于課堂培養閱讀能力
閱讀部分失分嚴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必須立足課堂,立足課本,而不是靠課外的大量的閱讀短文的練習,這是常識,但并未引起足夠重視。精讀課的教學,老師要根據教材特點指點學習方法;課外閱讀,老師要放手,讓學生運用精讀課學到的方法自主學習。要培養學生的基本閱讀能力,一是整體把握課文思想內容的能力。二是體會重視詞句含義的能力。三是自己提問題自己回答問題的能力。
3、三年級的習作教學要在學生習作的興趣上下功夫。
要充分利用習作教材,讓學生敢于表達,樂于表達,重點進行片段練習和簡單的記實文練習。在批改、講評學生的習作時,要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充分保護學生表達與交流的積極性,盡力讓學生獲得成功感,從而不斷增強學生習作的自信心。
4、要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009年春季教學時間短,教學任務重,更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一是課堂上要引導學生處于積極主動的思維狀態。二是課外學生能主動讀書、主動積累,完成作業和擴展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