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七單元試卷】
一、給下面的字注音
履帶 輕蔑 勻稱 科利亞 奚落 羞恥 興奮 流逝 和睦相處 掙脫 懦弱
lǚ miè chèn yà xī chǐ xīng shì chǔ :zhēng nuò ruò
二、看拼音填漢字
nǎo nù pǔ sù jiāo ào jìn gōng suí biàn qiān xū wū guī zhāo jià jíhé tǎn kè zhú dí
惱怒 樸素 驕傲 進攻 隨便 謙虛 烏龜 招架 集合 坦克 竹笛
zhàn chǎng réng rán huāng liáng jià zhí guāng jié suàn shù chángchù fǔ tóu shuō huǎng
戰(zhàn)場 仍然 荒涼 價值 光潔 算術(shù) 長處 斧頭 說謊
hǎi gǎng mù gùn fèn nù wà zǐ fù nǚ kǔn shū
海港 木棍 憤怒 襪子 婦女 捆書
三、成語填空
大(顯)(身)手 相(提)并(論)(亂)成一團 (合)二(而)一 (翻)來(覆)去
大顯神(威)( 龐然)大物 和(睦)相處 左(抵)又(擋 ) 精美(別致)不(慌)不(忙)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四、反義詞填空
謙虛( 傲慢 ) 勇敢(懦弱nuò ruò ) 美麗( 丑陋chǒu lòu ) 聰明( 愚蠢 yú chǔn )
五、按意思填成語,并說一說此成語講了個什么道理?
在船上刻上記號,尋找落水的劍。(刻舟求劍 )
說明“事物總是在不斷地發(fā)展變化,不能用靜止的眼光看待去看待變化的事物”的道理。
六、閱讀題
(一)閱讀《矛和盾的集合》,回答問題
發(fā)明家手持(chí)矛和盾,與朋友比賽。
對方的矛如雨點般(bān)向他刺來,發(fā)明家用盾左抵右擋,還是難以招架。在這緊張危急的關(guān)頭,發(fā)明家忽然產(chǎn)生了一個想法:“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個鐵屋子,我鉆在鐵屋子里,敵人就一槍也戳(zhuō)不到我啦!”
可是,這樣固然安全,自己卻變成了只能縮在殼里保命的蝸(wō)牛或烏龜。自衛(wèi),是為了更好地進攻呀!
對了,在鐵屋子上開個小洞,從洞里伸出進攻的“矛”————槍口或炮口。當(dāng)然,這鐵屋子還要會跑,得裝上輪子,安上履帶。于是,發(fā)明家發(fā)明了坦克。
坦克把盾的自衛(wèi),矛的進攻(合二為一),在戰(zhàn)場上(大顯神威)。1916年,英軍的坦克首次沖上戰(zhàn)場。德國兵頭一回見到這(龐然大物),嚇得哇哇直叫,亂成一團,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是的,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1、給課文填空并給涂黑的字注音
2、本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發(fā)明家把矛和盾的優(yōu)點集合在一起發(fā)明了坦克。)
3、發(fā)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yōu)點集合在一起發(fā)明坦克的?
講發(fā)明家手持矛和盾,與朋友對打過程中,為了保護自己,由盾想到了鐵屋子;為了進攻,由矛想到了炮口,把兩者結(jié)合起來,發(fā)明了坦克。
4、讀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補充課文結(jié)尾。
是的,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5、我還受到了不少啟發(fā):
(1)大城市里坐公共汽車的人太多,太擁擠,就制造了(雙層)公共汽車。
(2)我們寫字寫錯了再找橡皮太麻煩,就發(fā)明了(帶橡皮)的鉛筆。
6、讀了本文你能想到與此文意思相近的成語嗎?(取長補短 強強聯(lián)合)
(二)閱讀《科利亞的木匣》,回答問題
科利亞丟下鏟子,坐在臺階( )上,用手摸著腦門兒想。,突然他笑起來,對小伙伴們說:“我知道是怎么回事啦!木匣是我四年前埋的,那時候我還小,步子也小。我現(xiàn)在九歲啦,步子比那時候大了一倍,所以應(yīng)該量( )的不是十步,而是五步。你們看,我馬上會找到我的木匣子。“
科利亞量了五步,又動手挖起來,不多一會兒,他果然找到了木匣子。
科利亞高興地說:“伙伴們,今天我不光找到了匣子,還懂得了( 時間一天天過去,人一天天長大,步子也在漸漸變大。周圍的一切,不是都在起變化么?” )
1、埋箱子時,科里亞只有( 5 )歲,量了( 10 )步,四年后,挖箱子時,科里亞從門口量了( 10 )步,沒有找到木匣子,后來他從門口量了(5 )步,找到了木匣子。這是因為(我現(xiàn)在九歲啦,步子比那時候大了一倍,所以應(yīng)該量的不是十步,而是五步。)
2、、這件事給科利亞怎樣的啟示?給課文結(jié)尾填空,并說一說你從中學(xué)到了什么道理?
周圍的一切都在變化,做事要動腦筋,根據(jù)情況的變化而變化,才能把事情做好。
3、分析科利亞的形象
善于動腦、肯于思考的孩子。
3、周圍的一切都在變化,你能舉例子說一說嗎?
例如:過去人們都是走路上學(xué),現(xiàn)在我們可以坐車上學(xué)了。
過去學(xué)校都是用爐子取暖,現(xiàn)在都用暖氣取暖了。
以前人們都住平房,現(xiàn)在都住上了樓房。
更多相關(guān)文章推薦:
6.2016-2017學(xué)年小學(xué)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七單元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