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抄寫下面一段話,注意抄寫正確、工整、美觀。 (4分)
花朵張開時,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攏時,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變成綠色的了。
二、我會拼,我會寫。(10分)
píng bà jiāo juǎn sū xǐng hú di? ( ) ( ) ( ) ( ) tuī ca bài fǎng bǎi nòng zhǔn bai
( ) ( ) ( ) ( ) wán shuǎ shì yàn ( ) ( )
三、我會在加點字的正確讀音上打“√”(6分)
舒展(shū sū) 幾乎(jī jǐ) 照相(xiàng xiāng ) 空白(kòng kōng) 停當(dāng dàng) 晃眼 (huàng huǎng )
四、給詞語填上反義詞。(4分)
堅硬( ) 善良( ) 夸獎( ) 安全( ) 喜愛( ) 誠實( ) 馬虎( ) 黑暗( )
五、詞語模仿秀。(7分)
例:紅(通通)
金( ) 黃( ) 白( ) 綠( ) 黑( ) 紅( ) 例:(歡樂)的浪花 (拼命)地奔跑
( )的樹葉 ( )的太陽 ( )的秋天 ( )的泉水 ( )地飄動 ( )地勞動 ( )地演唱 ( )地玩耍
六、選一選,填一填。(6分)
欣然 依然 突然 居然 忽然 果然
1.要不是你的勇氣鼓舞我,我還下不了決心哩,現在( )爬上來了! 2.列寧來到白樺樹下,( )又看到那只灰雀在枝頭歌唱。 3.( ),小男孩往地上一坐,哭了起來。
4.小慶齡剛走到門口,( )想起,小珍今天上午要來找她學疊花籃。 5.我們( )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鳥”,還把我們的名字寫在上面。 6.下午三點,萬壽菊( )怒放。
七、按要求改寫下面的句子。(8分)
1.列寧經常給這三只歡快的灰雀帶來面包渣和谷粒。
(1)改為“把”字句:
(2)改為“被”字句: 2.李四光是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
縮句: 3.菊花在點頭。
擴句:
八、填空。(14分)
1.高爾基說:“ ”,我們從小就要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2分) 2、天對( ),( )對風,( )對海樹,( )對蒼穹.(4分)
3、 “蕭蕭梧葉送寒聲, 。 ,夜深籬落一燈明!边@首詩的題目是《 》,作者是葉紹翁。作者用孩子在捉蛐蛐反襯出自己身處他鄉的孤獨。我們讀過的思鄉詩還有 的《靜夜思》。(4分)
4、《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 代詩人 寫的。其中千古名句是“
, ” 這句話現在人們經常引用來表達思念親人的情感。(4分)
九、閱讀短文,回答問題。(16分)
(一)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訴大家,冬天快要來了。小喜鵲銜來樹枝造房子,小松鼠找來松果當糧食,小青蛙在加緊挖洞,準備舒舒服服地睡大覺。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楊樹、柳樹的葉子飄到樹媽媽的腳下。它們都在準備過冬了。
1.秋天的雨對一些好朋友關心地說:“ ”,從文中你知道了它的好朋友是 、 、 、 、 、 。(4分) 2.仿“舒舒服服”寫幾個詞語: (4分)
3.你還知道其他哪些動、植物是怎樣過冬的?(2分)
(二)
下午兩點鐘,登山活動開始了。我來到山腳下,向上張望,只見玉峰山像一個高大的巨人,好像在說:“你們這些小不點兒,難道想征服我?”我想:我一定要到達目的地。
于是我迅速向上走去,只見青青的草晃動著葉子在向我們招手,還有些不知名的小蟲在草叢里叫個不停,好像在說:“小朋友,快往上爬吧!”
沒多少時間,我們到了半山腰的柑橘林。柑橘已經成熟了,有的就像一個個怕羞的小姑娘藏在綠葉后面;有的像一群小孩在捉迷藏;有的像一個個小胖子正望著我們傻笑。柑橘樹上,果實累累壓彎了樹枝,如果躺在地上,一張口便會咬到。
不一會兒,我們到了山頂上,大家熱烈地歡呼著:“到了!到了!”
我站在一塊大石頭上向下俯視,真是一片美景,一條柏油公路穿過全城;一條大溝把城分成兩半。在山腳,千里長江如一條玉帶似的向東飄去。那寺廟和參天古樹,這會兒看來像點綴盆的工藝品。
1.在短文中找出跟“看”的意思相近的字詞,寫在橫線上。(1分)
2.選擇題。(3分)
(1)短文中的“目的地”是指( )
A 玉峰山 B 玉峰山山頂 C 柑橘園
(2)“你們這些小不點兒,難道想征服我?”這句話的意思是( )
A 你們年紀小,害怕難走的山路。 B 你們年紀這么小,別想爬上山頂。 C 你們年紀雖小,要爬到山頂并不難。
(3)“千里長江如一條玉帶似的向東飄去!边@句話屬于( )
A 擬人句 B 比喻句 C 夸張句 3.把短文中表示地點變換的詞句摘錄下來。(2分)
十、習作。(25分)
你已經是三年級的學生了,你叫什么名字,你的愛好是什么,你最愛看的書是什么,你最討厭什么,爸爸媽媽平時怎么說你的,爺爺奶奶喜歡你嗎?同學們愿意和你交朋友嗎?你每天快樂嗎?給自己畫張像,讓更多的伙伴認識你,題目可以叫“我是個好孩子”,也可以叫“我給自己畫張像”,還可以自己選一個題目。寫完后,給身邊的朋友們看一看,看你寫得像不像自己。
更多相關文章: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