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期末復習試卷

發布時間:2017-12-28  編輯:pinda4 手機版

  一. 基礎知識考查。(20分)

  1. 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3分)

  覬覦( ) 罪孽( ) 眸子( )

  砭損( ) 婆娑( ) 鳥喙( )

  悲慟( ) 褻瀆( )

  2. 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3分)

  _____(bāo)貶 _____(yǎo)遠 _____(ruì)智

  _____(cù)然 _____(jī)形 風_____(mǐ)

  _____(dǔ)信 _____(tián)靜

  3. 下列加點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 井然有序(整齊的樣子) 砭損(以石針治病,此為刺) 五津(渡口)

  B. 淳美(樸實) 面面相覷(看) 倩影(美好)

  C. 百感交集(感激) 不以為然(自然) 取悅(博取)

  D. 一如既往(已經) 嘔心瀝血(滴) 有條不紊(亂)

  4. 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2分)

  A. 通過大家的幫助,使他端正了態度,要好好學習。

  B. 數量和質量的增加是生產的關鍵。

  C. 這次大獎賽設一等獎三名,獎彩電一臺。

  D. 今天是我的生日,我收到了許多朋友送來的禮物。

  5. 模仿例句,以“歷史”與“時間”為本體,寫兩個句子。(2分)

  例句:歷史是一艘行進的船,時間是一張網。

  仿句:

  (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6. 把下面七個句子改寫成一個單句。(不改變原意)(2分)

  (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的;(2)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3)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組成;(4)質子帶正電荷;(5)中子不帶電荷;(6)電子帶負電荷;(7)電子圍繞原子核作高速旋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結合語境,按要求答題。(3分)

  音樂課上,師生正在欣賞四川民歌《川江號子》,忽見一學生埋頭大睡,老師叫醒他說:“你怎么把‘川江號子’聽成了‘搖籃曲’?”學生面帶愧色,卻不失幽默地自我解嘲說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老師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學生解嘲的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詩詞名句默寫。(3分)

  (1)海內存知己,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卻話巴山夜雨時。

  (3)揚子江頭楊柳春,__________。

  (4)日暮鄉關何處是?____________。

  (5)__________,微風燕子斜。

  (6)剪不斷,___________,是離愁,___________。

  二. 閱讀。(50分)

  (一)

  在金色的陽光里,我喜歡用大半天時間,去諦聽兩只鳥在我頭頂上鳴叫。它們總是用五個不同的音符串成一串歌。一只先唱,另一只接著,纏纏綿綿,重重復復,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線靈泉從歌聲里迸落。我在小時候就很熟悉這種鳥,綠背黃紋有一只小巧的紅喙。我喜歡它們靈活的體態,更喜歡它們的樣子,依偎著、廝磨著,總是分不開啊!那時我不知道它的名字,現在仍然不知道,它究竟是哪種鳥呢?想著想著,自己卻不禁笑了。真是太傻!名字有什么?人們喜歡各種好聽的名字,鳥不一定喜歡,鳥喜歡唱的歌,人不一定能聽懂;其實,人愛不愛聽都是一樣,鳥是唱給鳥聽的。

  過午之后,山林便到了入睡的時刻,高照在千山之外的秋陽,朦朧的光線間空靈得如同飲醉了月華;透著微醺,透著溫柔,斂起那份耀眼的光彩;任憑幽谷深林去制造秋日的奧秘了。山林睡了,鳥兒們靜默了。踏一坡金黃的落葉,踏一地斑駁的樹影,也踏著一份薄薄的寂寞。在眾鳥默默之中,“咕咕--”,從哪里傳來的幾聲鷓鴣呢?忽斷,忽續,忽近,忽遠,那鷓鴣的鳴聲,竟有些不可捉摸了。真的是鷓鴣么?在臺灣很少聽到鷓鴣呢!鷓鴣該是鳥中的詩人,不,或者便是詩人的化身吧!就那縹緲的幾聲,便會把人拉回到一個古老的世界,“咕--咕”,我回到了江南。“咕--咕”,我沐著淡煙疏雨。石頭城的苔痕,更加暗綠了吧!長檐飛角的小街,更加寂寞了吧!江畔的落日,更加蒼涼了吧!“咕--咕-”奔馳在石板路上得得的馬蹄聲突然隱去了。這是夢境,啊!這是在海角孤島上的奇幻的夢境。--是的,我知道這是夢,可是我多么喜歡重溫!

  到山上來,且閉起眼睛,不要再瀏覽風景,好好地聽一聽鳥叫吧!鳥兒們用一百種聲調在唱歌,仙樂飄飄,回蕩在峰巒間,流淌在澗谷間。你不是從這美妙的清音中,已經聽到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滄桑了么?那么,除了敞開自己的心靈,還要做些什么呢?

  還要做些什么呢?

  我想做一只鳥,在山中。

  9. 閱讀第1自然段,仔細品味畫線句子的意味,結合“這種鳥”的特點,說說畫線句子流露了作者怎樣的情感。(3分)

  10. 作者聽到“咕--咕”的鷓鴣聲想到了什么?想像中的江南小鎮有什么特點?(3分)

  11. 作者明知道“這是在海角孤島上的奇幻的夢境”,為什么仍然“喜歡重溫”?(4分)

  12. 本文語言優美恬靜,極富意境美,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選文第2自然段營造的意境。(3分)

  13. 作者為什么說“鷓鴣該是鳥中的詩人或者便是詩人的化身”呢?認真閱讀第2自然段,談談你的看法。(3分)

  14. 文章最后寫道:“我想做一只鳥,在山中。”這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紙上談兵

  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然不謂善。括母問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趙括既代廉頗,悉更約束,易近軍吏。秦將白起聞之,縱奇兵,佯敗走,而絕其糧道,分斷其軍為二,士卒離心。四十余日軍餓趙括出銳卒自搏戰秦軍殺趙括括軍敗數十萬之眾遂降秦秦悉坑之。

  15. 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含義。(2分)

  (1)言兵事( )

  (2)以天下莫能當( )

  (3)然不謂善( )

  (4)而括易言之( )

  16. 用“/”給文中畫線文字斷句。(2分)

  17. 請用簡要的話概括白起的戰術策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使趙不將括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

  19. 從本文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2分)

  (三)一個環保分子的殺手童年

  潘采夫

  深夜讀報紙,看到廣東正流行吃貓,而且有蔓延全國之勢。作為環保人士,我怒不可遏。從凌遲活驢,活吃猴頭,到現在又活吃貓,看來生番們離吃同胞不遠了。我燈下摩拳擦掌攤紙拿筆,準備將他們上下三代一頓痛罵:大時如此,小時必好不到哪里去。

  寫著寫著,思路突然轉了彎,冷汗在額頭涔涔而下,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時光,忽然有些驚慌,既然現在環保,兒時應該不差吧!我試著將自己六到十歲與動物的交往寫在紙上,不想竟寫出了一部罄竹難書的動物殺手自傳。

  我小時候聰明,曾經聯合小伙伴將小河的一截水全部淘干,將里面的小魚小蝦一網打盡。小時候蜻蜓很多,每到雨過天晴,我就拿一把大掃帚追蜻蜓,一下就能罩住四五只,用棉線拴住尾巴,放進蚊帳里,讓它吃蚊子,結果蚊子沒吃著,蜻蜓自己絕食而死。秋天,大人犁地的時候曾經抓到野兔送給我,我和小叔出于沒法解釋的動機,把小野兔的肚子剖開,將內臟掏出來一一辨認,拿兔毛做手套。后來身手麻利些了,我爬到屋檐上去掏麻雀蛋。大些之后我晚上還跟大孩子打手電筒抓麻雀,手電一照,麻雀就動彈不得,束手就擒。大孩子們用膠泥將麻雀裹住,在火上燒著吃,而我在這個過程中玩得其樂融融。

  對了,還有一次我逮到一只老鼠,不知怎么辦,鄰居大伯從家里拿來煤油,澆在老鼠身上,用火柴點著,老鼠像一團火球在樹林里狂奔,直到變成灰燼。搜索記憶,好像只有兩只動物逃脫過我的傷害:我發現一只刺猬,就用一個水缸倒蓋,將刺猬罩在下面,準備騰出空來收拾它,第二天卻發現它挖了一個地道跑了;另一次是鄰居奶奶送我一只烏鴉,將腳用繩子拴在木棍上,在我還沒想好怎么玩的時候,烏鴉求生的本能使它帶著半米長的木棍困難地飛走了。

  還有那些螞蟻、蚱蜢、蜘蛛、瓢蟲等,落到我手里,下場都很悲慘……我把這些寫到紙上,像一個兇手在交代罪行。天!我本來要譴責別人吃貓,沒想到自己更兇殘,這無法用童年無忌來解釋。我的小動物虐待史中,每一項都有小朋友和大人參加,我的父母也從沒有告誡我不可以虐待小動物,相反,他們總是興致勃勃地告訴我每一個小動物的味道都各有其特殊的鮮美。我后來想到,中原有著多災多難的歷史,戰爭與災難經常使這個地區變得餓殍遍野,小動物們成了先輩的衣食父母和救命之物,40年前我爺爺的叔叔生生餓死了,估計那時他連河里的蝌蚪都吃不到。經過千年反復,吃動物已經成為我們民族傳統的一部分,這樣悠久的傳統土壤損害了我們民族心理中的同情與關懷。

  由此想開去,環保其實是富國與富人的產物,逼著負債累累的窮國與饑腸轆轆的窮人環保是矯情和無恥的。我作為從農村到城市的移民,從貧窮到富裕的轉型期一代,從動物殺手到環保人士這種迅速進化,既是進步,也使我感到愧疚與痛苦。

  20. 結合句意解釋句中加點的詞。(2分)

  (1)不想竟寫出了一部罄竹難書的動物殺手自傳。

  罄竹難書:

  (2)戰爭與災難經常使這個地區變得餓殍遍野。

  餓殍遍野:

  21. 結合語境,試著推測第1自然段中加點的詞語“生番”的含義。作者稱誰為“生番”?這個稱呼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3分)

  22. 作者最初的寫作動機是什么?你認為作者該不該憤怒?為什么?(4分)

  23. 根據文章內容,用簡要的語言概述作者童年時代所做的傷害動物的事。(3分)

  24. 為什么說“吃動物已經成為我們民族傳統的一部分”?(3分)

  25. 文章最后說:“從動物殺手到環保人士這種迅速進化,既是進步,也使我感到愧疚與痛苦。”請問“我”愧疚、痛苦的是什么?(2分)

  26. 讀完全文,你認為作者最可貴的精神是哪一點?(3分)

  三. 寫作。(50分)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魯迅的個性;“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陶淵明的個性;厚重樸實是山的個性;清盈靈秀是水的個性……那么你呢?你的個性是什么?你眼中的個性是怎樣的?

  請以“個性”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題目自擬,立意自定,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少于600字。

  答案: 1. yú niè móu biān suō huì tòng dú

  2. 褒 杳 睿 猝 畸 靡 篤 恬

  3. C 4. D

  5. (1)歷史是一本書,時間是一支筆。

  (2)歷史是一棵大樹,時間是茂密的枝葉。

  6. 原子是由居于其中心的以帶正電荷的質子和不帶電荷的中子組成的原子核和核外帶負電荷的圍繞原子核作高速旋轉的電子組成的。

  7. 我是被傾倒了。(1)你怎么能睡覺?

  (2)我是被《川江號子》傾倒了。

  8. (1)天涯若比鄰(2)何當共剪西窗燭

  (3)楊花愁殺渡江人

  (4)煙波江上使人愁

  (5)細雨魚兒出(6)理還亂 別有一般滋味在心頭

  9. “這種鳥”體態靈活,叫聲悅耳,互相親愛有情意,自由自在,無世事的羈絆,無世俗的媚骨,質樸可愛,透露了作者對這種品質的欣賞和追求。

  10. 勾起了對故鄉的回憶,想到了故鄉江南的小鎮,想像中的江南小鎮古樸、寂寥、蒼涼而清雅。

  11. 因為這種夢境不僅有故鄉的濃濃鄉情、親情,更體現了一種淳樸、淡泊、寧靜、清雅的人生境界。

  12. 由鷓鴣的叫聲將“我”領回故鄉如夢如幻、古樸溫馨的意境。

  13. 因為“就那縹緲的幾聲,便會把人拉回到一個古老的世界”,仿佛詩人用優美的語句為人們營造出優美的意境一樣。

  14. 表達了作者對鳥和鳥鳴的喜愛之情,同時也表現了對一種質樸自然,自由率真生活的向往。

  15. (1)用兵打仗(2)抵擋(3)好(4)輕易

  16. 四十余日/軍餓/趙括出銳卒自搏戰/秦軍殺趙括/括軍敗/數十萬之眾遂降秦/秦悉坑之。

  17. 可用“誘敵深入”“分割包圍”“以靜制動”等詞語概括。

  18. 假使趙國不讓趙括當將軍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讓他當將軍,那么,毀滅趙國軍隊的一定是趙括了。

  19. 從趙括角度看:(1)空談成不了大事。(2)理論應與實踐相結合。從白起角度看;(1)知己知彼,百戰不怠。(2)因勢利導,以靜制動。

  20. (1)比喻做的壞事很多,難以說完。

  (2)到處都是餓死的人。

  21. “生番”是舊時對開化較晚的民族的蔑稱。作者稱那些凌遲活驢、活吃猴頭的人為“生番”,表達了對他們的蔑視和憤怒。

  22. 最初的動機是譴責、痛罵那些活吃動物的人們。作者應該憤怒,因為他們并非是為了果腹而是虐殺動物,究其根本,是人類自我中心觀念的泛濫。

  23. (1)打盡小河的魚蝦。

  (2)捉蜻蜓并拴住蜻蜓的尾巴。

  (3)解剖野兔。

  (4)掏麻雀蛋;烤麻雀吃。

  (5)火燒活鼠。

  (6)折騰螞蟻、蚱蜢等昆蟲。

  24. 因為中國歷史多災多難,戰爭和災難常使得很多地方餓殍遍野,小動物成了先輩們的衣食父母和救命之物,經過千年反復,吃動物成了我們民族傳統的一部分。

  25. 自己從前的所做所為。

  26. 作者最可貴之處是在指責別人的過程中反躬自問,并在反思中自省,在善待動物過程中找回人性。


相關推薦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综合久久 |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 | 亚洲精品视频福利网 | 日韩.欧美.亚洲.另类.国产 | 亚洲人成网站a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