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測試卷(人教版版)
一、積累與運用
1.下列加點字的音、形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
A.卓越(zhuó) 元勛(xūn)
白皙(xī) 深惡痛絕(wù)
B.選騁(pìn) 籌劃(chóu)
赫然(hè) 兀兀窮年(wù)
C.迭起(dié) 暑名(shǔ)
深邃(suì) 氣沖斗牛(dǒu)
D.涉獵(shè) 迭起(dié)
抹殺(mě) 目不窺園(kuī)
2.下列各組詞語書寫準確無誤的一項是 ( )
A.馬革裹尸 婦儒皆知 心會神凝 碩果
B.感情震蕩 燕然勒功 零亂不堪 徙勞
C.慷慨淋漓 不以為然 惹人注目 奠基
D.契而不舍 死而后已 至死不懈 調羹
3.對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解釋有誤的是 ( )
A.獸鋌亡群(疾走) 仰之彌高(更加)
B.鍥而不舍(刻) 刮目相待(擦拭)
C.群蟻排衙(衙門) 嘔心瀝血(滴)
D.風悲日曛(昏暗) 平沙無垠(阻擋)
4.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
A.在這場演講比賽中,有一位選手引經據典,口若懸河,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連日來,暴雨襲擊邕城,相關部門在各個易澇點虛張聲勢,細心排查安全隱患。
C.我花了大半天的功夫才給媽媽做好這幾道菜,誰知道吃起來讓人覺得味同嚼蠟。
D.教育部門及各級學校立下海誓山盟,嚴打網絡亂象,還青少年一個清朗的網絡空間。
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
A.“七河八島”是揚州生態環境保持最完好的濕地景觀,這里綠化覆蓋率大約30%左右。
B.愛麗絲門羅是一百多年來第13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女性作家。
C.我國大部分地區太陽能資源豐富,太陽能資源開發利用的價值十分廣闊。
D.霧霾過后抓緊治霾才有可能避免不會陷入周而復始的霧霾困擾之中。
6.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選自《人民日報》,作者臧克家,是我國現代著名詩人,主要作品有《烙印》《老馬》等。
B.蕭紅是現代作家,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呼蘭河傳》《生死場》和散文集《牛車上》等。
C.鄧稼先是我國研制和發展核武器的重要技術領導人,為成功研制原子彈、氫彈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貢獻。1999年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給他追授了“‘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D.《孫權勸學》節選自南宋政治家、史學家司馬遷編的《資治通鑒》。
7.“腹有詩書氣自華”,請填寫出下列詩文名句。
(1)成語“吳下阿蒙”出自《孫權勸學》,其原句是: 。這一成語的意思是 。
(2)成語“刮目相看”出自《孫權勸學》,其原句是: 。這一成語的意思是 。
8.請你利用中小學生都很熟悉的一首古詩,使上下聯完整。
某餐館門口貼著一副對聯____________,棄之可惜
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9.綜合性學習。
隨著電腦和手機的普及,漢字遭遇書寫危機不再是危言聳聽。鍵盤錄入、網絡語言流行等使寫字的機會越來越少,提筆忘字的現象開始發生在各個年齡段的人身上。
(1)請給以上這則新聞擬一個恰當的標題,不超過10字。
材料一 在當代教育制度的影響下,很多學生只是一味注重考試成績,認為只要分數高、成績好就可以了,至于書寫的問題,根本沒有興趣,也完全不在他們的考慮范圍之內。對于漢字書寫有著如此“冷漠”的反應,那么字能不能寫好也就可想而知了。
材料二 現在的語文教學在不斷創新,從以前的以讀寫背為主向注重理解過渡,這是好事,但是不能把前者完全剔除。學校里,學生寫的作業很多,但沉下心來寫字的很少;老師講課也大多以PPT為主,很少用粉筆板書,這都很難幫助學生對文字進行深刻理解。
(2)請根據以上材料,提出兩條建議,來改善當前漢字書寫的不良狀況。
二、閱讀理解
(一)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晉平公問于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①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②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注】①炳燭:點亮蠟燭。②昧:暗。③行:行走。
1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詞。
(1)蒙辭以軍中多務。( )
(2)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
(3)蒙乃始就學。( )
(4)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 )
11.翻譯下列句子。
(1)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2)師曠曰:“何不炳燭乎?”
12.孫權指導呂蒙讀書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方法: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目的:
13.呂蒙是怎樣成為一個有才略的人的?
14.從畫線的句子中可以看出,人生學習的最好時期是什么?由此你得到了什么啟示?
15.這兩個文段都是勸人學習的,從勸人的方法看,孫權和師曠有什么不同?
(二)
①“人家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
②“人家說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說。”
③作為學者和詩人的聞一多先生,在30年代國立青島大學的兩年時間,我對他是有著深刻印象的。那時候,他已經詩興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濃。他正向古代典籍鉆探,有如向地殼尋求寶藏。仰之彌高,越高,攀得越起勁;鉆之彌堅,越堅,鉆得越鍥而不舍。他想吃盡、消化盡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遠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1930年到1932年,“望聞問切”也還只是在“望”的初級階段。他從唐詩下手,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瀝盡心血。杜甫晚年,疏懶得“一月不梳頭”。聞先生也總是頭發凌亂,他是無暇及此。聞先生的書桌,零亂不堪,眾物騰怨,聞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聲:“秩序不在我的范圍以內。”飯,幾乎忘記了吃,他貪的是精神食糧;夜間睡得很少,為了研究,他惜寸陰、分陰。深宵燈火是他的伴侶,因它大開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④不動不響,無聲無聞。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蟻排衙。幾年辛苦,凝結而成《唐詩雜論》的碩果。
⑤他并沒有先“說”,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績。
⑥“做”了,他自己也沒有“說”。他又由唐詩轉到楚辭。十年艱辛,一部《校補》赫然而出。別人在贊美,在驚嘆,而聞一多先生個人呢,也沒有“說”。他又向“古典新義”邁進了。他潛心貫注,心會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樓”的主人。
16.概括文段的大意。
17.文段是抓住聞一多的什么特點來介紹的?
18.第⑥段是緊承上文哪一句話記敘的?
19.聞一多研究唐詩宋詞的'目的是什么?(可以用文中原話回答)
20.“人家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人家說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說。”這些話表現了聞一多怎樣的品質?
21.“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蟻排衙。”這句話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何作用?
22.讀了選文你受到了什么啟發?
(三)我的父親愛迪生
①愛迪生在他的實驗室里踱來踱去,一撮亂發覆蓋著前額,銳利的眼睛亮亮的,皺了的衣服盡是污痕和被化學藥品燒破的洞,全不像一位改革家。他也不充什么派頭。有次一位要人來訪,問他曾否獲得許多獎狀,他答:“唔,有的,家里有兩瓶酒,是媽媽獎賞的。”“媽媽”是指他的太太,我的母親。
②可是在我們這些和他朝夕相處的人看來,他顯得超凡入圣。雖然他對人類的貢獻非常偉大,但最使我們念念不忘的,并非那些卓越的貢獻,而是他無比的勇氣、想象力、決心、謙遜和機智。有時候他也很調皮。
③父親通常每天工作十八小時以上。他對我們說:“工作有成就,是人生唯一的真正樂趣。”大家都傳說他每天只睡四小時,這絕非夸張。他認為:“睡眠有如藥物,一次服用太多,頭腦就不清醒。你會浪費時間,活力減少,錯過機會。”
④愛迪生一生有1093項發明,他的成就無人不知,他三十歲發明留聲機,把聲音錄在唱片上;他發明的電燈泡照亮了全世界。擴音器、復印機、醫學用的熒光屏、鎳鐵電池和電影,都是他發明的。他也把別人的發明——電話、電報、打字機——改進為實用的商品。有些人問:“他從來沒有失敗過嗎?”當然失敗過。他時常碰到失敗。
⑤父親曾把過去10年的大部分時間用于試驗鎳鐵電池,但未能成功,結果弄得經濟拮據。實驗室全靠電影和唱片所獲得的利潤維持。我特別記得1914年12月間的一個嚴寒冬夜。那個晚上,工廠里忽然傳出狂喊聲:“失火了!”頃刻之間,包裝材料、做唱片用的賽璐珞、軟片和其他可燃物品,呼啦一聲,全部著火。附近八個城鎮的消防隊來灌救,但是火勢太猛,水壓又低,消防水管好像也無濟于事。我到處找父親也找不到,十分擔心。他有沒有出事?全部財產已經燒光了,他會不會心灰意冷呢?他已經六十七歲,不能再從頭做起了。后來我在工廠院子里看見他正朝我跑來。“媽媽在哪里?”他大聲喊道,“去把她找來!叫她把朋友也都找來!這樣的大火,百年難得一見!”
⑥第二天早晨五點半鐘,火勢剛受到控制的時候,他召集全體職工宣布:“我們要重建。”他派一個人去把附近地區所有的工廠都租下來,又派另一個人去借伊利鐵路公司的救險吊車。然后他好像忽然想起一件小事似的補充一句:“唔,有誰知道可以從哪里弄些錢嗎?”“人往往可以因禍得福,”他說,“舊廠燒了也好,我們可以在廢墟上建起更大更好的廠。”
⑦父親從沒退休,也不怕老。在八十歲高齡,他還開始研究一門以前未曾研究過的學科——植物學,想在當地植物中找出橡膠來源。他和助手把一萬七千種植物加以試驗和分類之后,終于研究出從紫菀科植物抽取大量膠汁的方法。
⑧八十三歲時他還拉母親去熱鬧的紐華克機場“看一個真正飛機場的實際情形”。他第一次看到直升機的時候,笑逐顏開地說:“我一向的想法,就是這個樣子。”于是他又開始設計,對于那架不大為世人所知的直升機,提出許多改進的意見。
⑨到了八十四歲,他終因患尿毒癥危在旦夕。數十位新聞記者前來探訪他的病情,整日守候。醫生每小時向他們宣布一次消息:“燈火仍然在照耀著。”到1931年10月18日上午3點24分,噩耗終于傳來:“燈滅了。”
⑩舉行葬禮之日,當局為了向他表示哀悼和敬意,本來預備把全美國的電流切斷一分鐘,但是考慮到那樣做所付代價太大,而且可能產生危險的后果,所以只把一部分燈光熄掉片刻。
進步之輪是片刻不停的。愛迪生泉下有知,一定也同意這樣做。
(查理斯/文,有刪改)
23.說說第①段中“愛迪生在他的實驗室里踱來踱去”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24.第②段畫線處“超凡入圣”的“入圣”換成“脫俗”好嗎?請簡要說明理由。
25.愛迪生一生有1093項發明,對這些文章只是一筆帶過,而把寫作重點放在寫愛迪生的失敗上。請說說作者這樣選材的意圖是什么。
26.將第⑦段中“從沒退休”與“不怕老”調整一下語序好不好?為什么?
27.為什么第⑨段中說“燈滅了”,而不說“巨星隕落了”?說說你的理解。
28.第 段畫線處“進步之輪是片刻不停的”用得好嗎?為什么?
三、寫作
29.請以“說說我自己”為題,寫一篇文章。
提示與要求:
①可以寫你的經歷、見聞,也可以寫你的感悟、認識。
②可以大膽選擇你最能駕馭的文體進行寫作。
③文中不要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則會被扣分。
④抄襲是一種不良行為,相信你不會照搬別人的文章,否則會影響你的成績。
⑤考慮到內容的充實,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初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測試卷版】相關文章:
初一語文下冊第一單元測試卷(蘇教版)11-03
初一第二單元語文測試卷(下冊)04-01
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測試卷(冀教版)12-12
初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測試卷(蘇教版)11-15
語文版初三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測試卷04-01
初一語文下冊第一單元的教案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