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五單元試卷及答案
【2017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五單元試卷及答案】
班級 姓名
一、基礎知識
1.抄寫背誦: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清•錢泳)
2.在下面括號里填一個字,組成頂針修辭格式成語。(頂針是一種修辭手法,即上一句末尾的字用在下一句話的開頭,一直蟬聯下去)
例:談笑風(生)離死(別)具一(格)格不(入)木三分
(1)山窮水( )力而( )期不( )走高( )蛾撲火
(2)南腔北( )虎離( )高水( )夜難( )目張膽
(3)趾高氣( )眉吐( )象萬( )言萬( )重心長
(4)神通廣( )快人( )猿意( )到成( )敗垂成
3.古人寫詩,非常講究“煉字”,在不少詩詞名句中,有的字能一字傳神,或抒發某種感受,或生動地描繪形象,創造出美的意境。請你在下面詩句里找出能傳神的字,寫在括號里:
①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②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
③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④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
4.下面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當我傾身窺伺時,我看到了一幕不可思議的畫面。
B.眼淚不為一己的悲痛而是為蕓蕓眾生而流,佛的慈悲真不能不令人流下感激的淚。
C.今天,烈日炎炎,紫外線輻射強烈,大家最好不要外出,在家養精蓄銳。
D.我們談論的既可以是一件值得弘揚的好事,也可能是一個令人憂心忡忡的社會。
5.下列句子中表達清楚、語意得體的一項是( )
A.王教授是研究教育學的著名專家,這次能來我校對我們一線教師進行指導,真讓人受寵若驚。
B.李偉的媽媽有點愛嘮叨,這天李偉對媽媽說:“媽,您是很會說話,但今天您少說兩句我就更高興了。”
C.一次考試班上部分同學沒考好,老師說:“同學們,是老師沒教好你們,也因為你們沒有盡到最大努力,讓我們都來加把勁兒,下次一定能考好!”
D.校團委發通知說:“請各班班長在二十日下午四點半準時來參加歌詠比賽抽簽,不得缺席。”
6.對下列各句所用的表達方式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勝的厄運的搏斗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議論)
B.夜色濃重,珠穆朗瑪峰山嶺間朦朧一片,只有頂峰還露出隱約的輪廓。(敘述)
C.住在基地木板屋里的伙伴們等待了好幾個星期,起初充滿信接著有點憂慮,最后終于愈來愈不安。(敘述)
D.愿上帝在這個艱難的時刻保佑大家并給你們安慰。(抒情)
7.填到下面橫線上與上下文銜接最好的一項是( )
貴州黃果樹瀑布從90米高的懸崖之巔猛撲下來,噴出如雹急雨,發出轟然巨響, 。
A.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把稱為“天下第一瀑”。
B.因而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稱之為“天下第一瀑”。
C. 把它稱為“天下第一瀑”的是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
D.被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稱為“天下第一瀑”。
8.唐僧師徒去西天路上所遇到的整整有81難,請說出三個: 。
二、現代文閱讀:
(一)
在長江源頭起伏險峻的通天河峽谷中,千百年來的寂靜被一陣激越昂揚的四川號子打破了,“嘿喲、嘿喲嘿喲,嘿;嘿喲、嘿喲嘿約,嘿……”從長江上游沖下一只紅色橡皮船,船的兩舷閃著五個金光燦燦的大字——“龍的傳人號”。一個身穿紅色救生服的青年,手操雙槳,嚴峻的目光注視著前面的激流,(a)地駕馭著橡皮船,在(b)的江水中左突右奔,飛流直下。兩岸峽谷的回聲,呼應著高昂、蒼勁的號子,讓人覺得這不是一葉輕舟在孤行,而像是千舟競發……
波激浪涌,歷經滄桑的萬里長江,在中華大地上奔流著四千萬年了,它同古老的黃河一樣,孕育了偉大的中華民族,(c)著一代又一代勤勞、智慧、勇敢的子孫。人們感謝長江,人們敬畏長江,人們歌頌長江……然而,千百年來,從未有人敢斗膽直下漂過長江。長江是龍,是猛獸,時疾時徐,洋洋灑灑6380千米;惡浪驚天,飛奔突泄,落差5400米。深峽陡峻,暗礁密布,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壯哉!危哉!難怪有人談“江”色變。但是,中華民族從來不乏乘龍伏虎的英雄,且看江中那位青年,槳破飛浪,舟碾激流,竟從長江源頭漂流下來了。
此乃何許人也,敢冒此天險?敢破萬古紀錄?
他的名字叫堯茂書。(《漂流長江第一人》郭正剛)
9.第一段和第二段中(a)、(b)、(c)空格處原有的詞語應是( )
A.(a)鎮定自若 (b)奔騰洶涌 (c)撫養
B.(a)全神貫注 (b)奔騰咆哮 (c)撫育
C.(a)鎮定自若 (b)奔騰咆哮 (c)哺乳
D.(a)全神貫注 (b)奔騰洶涌 (c)哺乳
10.堯茂書為什么要在自己的橡皮船上寫上“龍的傳人號”幾個大字?
11.第一段最后的省略號似乎在暗示,“讓人覺得這不是一葉輕舟在孤行,而像是千舟競發”的原因除了“……的回聲”和“號子”還有別的什么。這別的原因是什么,你能說說嗎?
12.“一葉輕舟”中的量詞“葉”十分形象生動,它好在哪里?你能再舉出幾個這樣形象生動的量詞嗎?(如“一峰駱駝”)
13.第二段主要運用什么表達方式?有何作用?
14.堯茂書在精神品德上同《偉大的悲劇》中的斯科特他們有哪些相似之處?
(二)難忘的自行車遠征
學生會發起了自行車遠征的活動,同學們聞訊,紛紛報名。
“這個可不是什么好差事。”父母聽說后,急忙勸阻我們。我們卻用老師的話來回答:“依
靠自己的能力,達到自己的目的,才是真正有意義的。”
夜里,我們出發了。我們騎出了繁華的都市,進入了那深沉的黑色世界。沒有月亮,沒有星星,沒有燈光,只有夏夜的蛙噪聲和輕輕的車輪轉動的聲音:“鳥鳴山更幽”。這一陣陣的蛙鳴,更給此刻增添了詩情畫意。
正當我們深深陶醉在夜色沉沉的山野中的時候,突然發生了一件事,令我們至今心有余悸。一輛亮著頭燈的大卡車從我們后面駛過來,司機似乎沒有發現前面的人,速度絲毫未減,一剎那呼嘯而過,就沒有我們的容身之地了。幾個騎車技術稍差的同學險些被卡車帶起的疾風掀倒。我們不得不停下來。老師風趣地說:“在城里,汽車怕行人;在這里,行人怕汽車。大家小心點吧,苦頭還在后面哪。”
整整騎了二十四個小時,我們才在一所山根小學停了下來,
第二天清早,我們進山了。啊,那紅色的天體灑下萬道光輝,照耀在我們身上,如同用清泉沐浴,舒暢極了!看遠山,一片翠綠。日光下徹,直入山谷,紅與綠交織著,主宰著,幽邃極了。清風遙遙,薄霧裊裊,大家有說有笑,好個歡快的旅行啊!
中午,紅色的天體變成了一片白光。大地貪婪地吸收著太陽發出的熱量,變成了一個大蒸籠;我們騎著,騎著,一樣的山,一樣的樹,可我們已無心欣賞。水喝光了,嗓子里冒著煙;汗流盡了,身上散發著難聞的氣味。沒有人說話,沒有人笑,現在唾沫也是極寶貴的了。我們理解了老師的話,苦,真苦啊。然而苦在心里,沒有人說出來。大家的眼睛依然是閃亮的,依然充滿希望的光芒。
蟬唱起了歌,它們吸完了樹的汁水,它們高興了。它們的這種生活有什么意義呢?實在無聊!我按了一下車鈴,那鈴聲竟這樣清脆,它傳進了山谷,發出了回聲,沖上了蒼穹。一霎時,大家也都按鈴,鈴聲大作,形成一片和諧的共鳴。蟬被嚇了一跳,不再叫了。
“水!”分明有人驚叫了一聲,大家為之一振。我們清楚地看見一條小溪,歡快地唱著歌,一路奔來 “沖啊!”不知誰喊了一聲,歡樂的人群一下子沖向那清清的山的飄帶。沒有人聽老師的勸阻,鬧肚子我們認了,發撓我們也認了,只要能喝到水,我們什么都認了。
那以后,我們精神更加振奮了。終于,我們完成了遠征,勝利回師。
“依靠自己的能力,達到自己的目的,才是最有意義的。”老師的話依然回響在我們耳邊。我們愿把這次活動比作一首歌,一首由我們生活的音符組成的歌,一首歡樂的、蓬勃向上的、時代的歌。
15.這段文字從哪幾個方面寫出了“難忘”?
16.畫線句“沒有人聽老師的勸阻”一句,老師勸阻什么?聯系語境,補出老師的話。
17.這段文字的線索是 關鍵詞語有
18.這段文字所寫內容有詳有略,詳寫 略寫
19.仔細體味“蟬唱起了歌”一段,說說者對“蟬”的態度。
20.你有過遠征(或旅游)的經歷嗎?最令你難忘的是什么? (不超過60字)
(三)鳥的啟示
麥 琪
⑴從一本書里讀到有關鳥的飛行,有一種很小的鳥,能夠飛行幾萬里,跨越太平洋,它需要的只是一小截樹枝,它把樹枝銜在嘴里,累了就把那截樹枝扔到水面上,然后飛落在樹枝上休息一會兒,餓了它站在那截樹枝上捕魚,困了它站在那截樹枝上睡覺。
⑵讀著這段文字,我心里升起一種特別的清爽感覺。
⑶那一整天,我的腦子里不斷出現一只飛越太平洋的嘴里銜著一截樹枝的小鳥,一個像是電影一樣的畫面,在那個畫面里,我可以清楚地看到天空海洋和那只像是一個黑點點的小鳥,那一整天我的腦子里被這個畫面充盈著,我看不到別的東西,只看見天空海洋和那只嘴里銜著一截樹枝的小鳥。
⑷一截樹枝,一個愿望,一份執著。
⑸我不禁——于鳥的智慧,————于鳥的簡單,——于鳥的勇氣。
⑹智慧,簡單,勇氣,于人,這也是生命中的三個支點吧。
⑺我想,如果把生活比作飛越太平洋的旅程的話,那么對于人類來講,什么是那根樹枝呢?
⑻人的生活比起鳥來大概是要復雜得多,因為我們面臨飛越的太平洋是在不斷變化著的,我們需要不同的樹枝來讓自己有個立足之地。但是最復雜的還是我們往往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或者忘記了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那截樹枝就是我們在準備一次又一次飛行的時候,應該提醒自己的'東西。
⑼在人的一生中,我們最難于做到的是簡單,但是我們最需要的也是簡單。
⑽在每一次飛行之前,最好讓自己感悟一下小時候玩一個游戲前的興奮心情和躍躍欲試的興致,這是我們在一次又一次飛行以后,在一點兒一點兒越來越成熟以后失去了的生命中最可貴的東西。
⑾長大了的人,患得患失的心太重,有了這么重的心,要想簡單是辦不到了。簡單,不是表面上的沒心沒肺;簡單,是讓自己的心輕松起來,輕松到可以有玩游戲的心態。簡單,是經過了大風大浪以后的坦蕩風范,是大家手筆。
⑿大人的游戲也還是游戲,而且,沒有了幼稚的小孩子脾氣。有了心的簡單,就有了勇氣來執著。
⒀想去做一件事情,需要的是執著。
⒁許多人,渴望生活一帆風順幾乎到了病態的程度,麻煩一出現,立即停下步來,瞻前顧后,或怨天尤人,或自暴自棄,自信心頓時一落千丈。實際上,有麻煩是正常的,如果生活真的是無數次地飛越太平洋的話,那么你怎么能夠去幻想你的航程應該是一路風和日麗呢!
⒂風浪是必然的,風和日麗是偶然的。
⒃看來勇氣和執著是和自信聯系得太密切的,一個失去了自信的人,一個把得失看得太重的人,活著也必然活得疲倦和謹慎,也就必然活得沒有勇氣和執著了。
⒄那一天看到了有關小鳥飛行的一小段文字,那一天我都在仰著頭看鳥。
(選自2002年第7期《中華散文》,有刪改)
21.本文的題目為“鳥的啟示”,通讀全文,說說作者從有關小鳥的飛行中獲得的啟示是
22.依次填人第⑤段畫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一組是( )
A.驚訝 敬仰 羨慕 B.羨慕 敬仰 驚訝C.羨慕 驚訝 敬仰 D.敬仰 羨慕 驚訝
23.第③段作者在描繪自己腦子里出現的畫面時,用“像是一個黑點點”來修飾小鳥,意在突出 ;作者說“那一整天我的腦子里被這個畫面充盈著”,意在強調 。
24.作者認為如果把生活比作飛越太平洋的旅程的話,那么對于人類來講,“那根樹枝”是什么呢?(2分)
25.作者認為長大了的人“要想簡單是辦不到了”的理由是什么?“簡單”的內涵是什么?
三、文言文閱讀
精衛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鳥,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姣。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漳水出焉,東流注于河。
26.解釋文中加點詞:
北( )其( )焉( )溺( )以( )河( )
27.精衛是一只什么樣的鳥?(用原文回答)
28.“精衛”以前叫什么名字?為什么會變成鳥?
29.翻譯畫橫線的句子。
30.這一篇很有教育意義的神話,表現了遠古的人們怎樣的精神?
四、作文
31.讀罷本單元各篇課文,我們可深深感受到探險家們身上那股驚天地、泣鬼神的勇氣。請你以“勇氣”為話題。寫一篇550左右字的作文。要求:聯系實際,寫出真情實感,題目自擬。
【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五單元試卷及答案】相關文章:
2017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試卷及答案05-26
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測試卷及答案05-26
2017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試卷05-26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試卷05-26
2017年蘇教版初二語文下冊第五單元試卷(有答案)05-05
2017年初一語文下冊第五單元試卷及答案05-08
2017年初三語文下冊第五單元試卷附答案05-08
2017初三語文下冊第五單元測試卷及答案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