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試卷
【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試卷】
第一部分 選擇題 (1—5題)
一、語言技能考查(15分)
1.請選出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和字形沒有錯誤的一組(3分)
A.菜畦(wā) 花圃(pǔ) 書墊(shú) 風流倜儻(tì)
B.瞬息(shùn) 木屐(jī) 蟬蛻(tuì) 來勢洶洶(xiōng)
C.訕笑(shān) 秕谷(bǐ) 腦髓(suí) 人跡罕至(hǎn)
D.驪歌(lí) 嫉妒(jì) 臃腫(yōng) 荒草凄凄(qī)
2.請選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運用有誤的一句(3分)
A.藍色的煙霧像云似的彌漫在這些黑樹之間,慢慢地在水面上向遠方飄去。
B.于是大家放開喉嚨讀一陣書,真是人聲鼎沸。
C.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點也不驕傲,然而一顆好的心是永遠不會驕傲的。
D.他們在玩沙土,旁邊的夾竹桃不知什么時候垂下了好幾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樣,是因為爸爸今年沒有收拾它們----修剪、捆扎和施肥。
3.請選出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句(3分)
A.從我上學的那天起,就對語文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B.那個闖禍的司機機智地擺脫了交警的追趕。
C.作為昆蟲學家,法布爾是非常嚴謹而細致的。
D.書法源遠流長,是我們民族文化。
4.請選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確的一項(3分)
①小鴨不得不在水上游來游去,好使水面不致于完全凍結成冰。
②冬天變得很冷,非常的冷!
③最后,他終于昏倒了,躺著一動也不動,跟冰塊結在一起。
④不過他游動的這個小范圍,一天晚上比一天晚上縮小。水正在結冰,人們可以聽到冰塊的碎裂聲。
⑤小鴨只好用他的一雙腿不停地游動,免得水完全被冰封住。
A. ②①④⑤③ B.③④①⑤② C.②⑤④①③ D.⑤③②①④
5.請選出下列句子說法有誤的一項(3分)
A.《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作者是魯迅,選自《朝花夕拾》。
B.王安石,字介甫,晚號半山,宋代政治家、文學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丑小鴨》是一篇帶有自傳色彩的童話故事。丑小鴨最突出的特點是對美的向往和不懈的追求。
D.普希金,法國詩人,著名詩作有《自由頌》《致大海》《致恰達耶夫》等。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 (6—20題)
二、古詩文閱讀能力考查(20分)
(一)文言文閱讀能力考查(10分)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6~8題。
傷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楊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邪?
(選自王安石《傷仲永》)
6.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詞(2分)
(1)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2)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
7.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
(2)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
8.結合課文,聯系實際,請你談談后天學習和成才的關系。(4分)
(二)詩文默寫(10分)
9.請在下面橫線上填上相應的句子
(1)馬上相逢無紙筆,___________________。(岑參《逢入京使》)
(2)夜發清溪向三峽,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3) ______________ ,散入春風滿洛城。(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4)深林人不知, 。(王維《竹里館》)
(5)蒼蒼竹林寺,_____________。(劉長卿《送靈澈上人》)
(6)有約不來過夜半,_________________。(趙師秀《約客》)
(7)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___。(趙翼《論詩》)
(8)正是江南好風景,_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9)一切都是瞬息,___________________;而那過去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三、現代文閱讀能力考查(25分)
(一)閱讀能力考查(10分)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10~13題。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①出門向東,不上半里,走過一道石橋,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從一扇黑油的竹門進去,第三間是書房。中間掛著一塊扁道:三味書屋;扁下面是一幅畫,畫著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樹下。沒有孔子牌位,我們便對著那扁和鹿行禮。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②第二次行禮時,先生便和藹地在一旁答禮。他是一個高而瘦的老人,須發都花白了,還戴著大眼鏡。我對他很恭敬,因為我早聽到,他是本城中極方正,質樸,博學的人。
③不知從那里聽來的,東方朔也很淵博,他認識一種蟲,名曰“怪哉”,冤氣所化,用酒一澆,就消釋了。我很想詳細地知道這故事,但阿長是不知道的,因為她畢竟不淵博。現在得到機會了,可以問先生。
④“先生,‘怪哉’這蟲,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書,將要退下來的時候,趕忙問。
⑤“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興,臉上還有怒色了。
⑥我才知道做學生是不應該問這些事的,只要讀書,因為他是淵博的宿儒,決不至于不知道,所謂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說。年紀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見過好幾回了。
(作者:魯迅 節選自《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10.詞語理解。(2分)
①“他是本城中極方正,質樸,博學的人.” “方正”在文中的含義是什么?
②“我很想詳細地知道這故事,但阿長是不知道的,因為她畢竟不淵博。”“淵博”在 文中的含義是什么?
11.請你用自己的話概括第①段內容。(2分)
12.第③段中劃線的句子用了什么描寫?先生為什么有這樣的表現?(3分)
13.“三味書屋”原名“三余書屋”,即“公余、飯余、茶余”,是希望學生們利用三余的時間來讀書,考取功名。后來改成“三味”,取意“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請你根據自己的理解,談談壽老先生改名的用意是什么?(3分)
(二)文學作品閱讀能力考查(15分)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14~19題。、
站在煩惱里仰望幸福
⑴人生煩惱無數。
⑵先賢說,把心靜下來,什么也不去想,就沒有煩惱了。
先賢的話,像扔進水中的石頭,而蕓蕓眾生在聽到“咕咚”一聲悶響之后,煩惱便又漣漪一般蕩漾開來,而且層出不窮。
⑶幸福總是圍繞在別人身邊,煩惱總糾纏在自己的心里。這是大多數人對幸福和煩惱的理解。差學生以為考了高分就可以沒有煩惱,貧窮的人以為有了錢就可以得到幸福。結果是,有煩惱的依舊難消煩惱,不幸福的仍然難得幸福。
⑷煩惱,永遠是尋找幸福的人的命中的劫數。
⑸尋找幸福的人,有兩類。
⑹一類像是在登山,他們以為人生的最大的幸福在山頂,于是,氣喘吁吁,窮盡一生去攀登。最終卻發現,他們永遠登不到頂,看不到頭。他們并不知道,幸福這座山,原本就沒有頂、沒有頭。
⑺另一類也像在登山,但他們并不刻意登到哪里。一路上走走停停,看看山嵐、賞賞虹霓、吹吹清風,心靈在放松中得到某種滿足。盡管不得大愉悅,然而,這些瑣碎而細微的小自在,縈繞于心扉,一樣芬芳身心、恬靜自我。
⑻對于心靈來說,人奮斗一輩子,如果最終能掙得個終日快樂,就已經實現了生命最大的價值。
⑼有的人本來很幸福,看起來卻很煩惱;有的人本來該煩惱,看起來卻很幸福。
⑽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煩惱。這是因為,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一較真兒,生活中便煩惱遍地,而糊涂的人,計較得少,雖然活得簡單粗糙,卻因此覓得了人生的大境界。
⑾所以,人生的煩惱是自找的。不是煩惱離不開你,而是你撇不下它。
⑿在這個世界上,為什么煩惱的人都有。為權、為錢,為名,為利……人人行色匆匆,背上背著個沉重的行囊,裝得越多,牽累也就越多。
⒀幾乎所有的人都在追逐著人生的幸福。然而,就像卞之琳《斷章》所寫的那樣,我們常常看到的風景是:一個人總在仰望和羨慕著別人的幸福,一回頭,卻發現自己正被別人仰望和羨慕著。
⒁其實,每個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在別人的眼里。
(作者:馬德 選自《讀者》2008年第19期)
14.從本文看,作者認為人生的'煩惱是如何形成的?(請用原文的話回答)(2分)
15.第(2)自然段中劃線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16.在第(3)自然段中,作者列舉了差學生和貧窮人的例子,其目的是什么?(3分)
17.第(4)自然段在文章的結構上起到什么作用?(2分)
18.為什么“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煩惱”呢?(2分)
19. 讀完本文,請聯系你的現實生活,談談你將會如何對待煩惱,如何仰望你的幸福。(3分)
四、作文能力考查(40分)
20.從下列作文題中任選一題寫作:
(1)半命題作文。
童年,像一條清澈的小河,歡快的流淌著,有許多趣事,就像金色的小魚,在這條小河里游來游去;童年,又像一個繁盛的大花園,靜靜地美麗著,有許多甜蜜的夢,就像絢麗的花朵,在這個花園中競相綻放……
請你以“童年,那____________”為題,寫一篇文章。
提示:可填“一片淺淺的海灣、一條彎彎的小河、旋轉木馬、翹翹板、秋千、搖車”等。
(2)命題作文
有的同學的初中生活是在快樂中開始的;有的同學的是在痛苦中開始的;有的同學的是在懵懂中開始的;也有的同學的是在倉促中開始的……那你的初中生活是如何開始的呢?
請你以“我的初中生活這樣開始”為題,寫一篇文章。
兩篇作文的要求:
1) 字數不少于600字,不超過900字。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2) 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否則扣分。如果不可避免,請用XX代替。
參考答案
一、語言技能考查(15?分)
1~5 3 1.B
改正:
A. “wā” 改成 “qí”, “墊” 改成 “塾”
C. “shān”改成 “shàn”, “suí”改成 “su?”
D. “jì” 該成 “jí”, “凄” 改成 “萋”
3 2. C
改正:“然而” 改成 “因為”
3 3. C
改正:
A. “我”放在“就”前面
B. “機智”改成“狡猾”
D. “文化”后面加上“的瑰寶”
3 4. A
3 5. D
改正:“法國”改成“俄國”
二 、古詩文閱讀能力考查(22分)
(一)文言文閱讀能力考查(10分)
6. 2 (1)完成(1分)
(2)通“攀”,牽,引(1分)
7. 4 (1)同縣的人對他感到很驚奇,漸漸地請他父親去做客,有的人還用錢幣來求仲永題詩。(2分)(得分要點:整句翻譯通順給滿分,其中“奇”、“稍稍”、“或”各占0.5分。)
(2)他的天資,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2分)(得分要點:整句翻譯通順給滿分; 其中“受之天”、“賢”、“材人”各占0.5分。)
8. 4 答案具有一定的開放性。(要求能扣住論點、聯系實際、表述清楚)
(二)古詩文默寫(10分)(每空錯、漏、多一字,整空不給分)
9. 10 (1)憑君傳語報平安(1分)
(2)思君不見下渝州(1分)
(3)誰家玉笛暗飛聲(1分)
(4)明月來想照(1分)
(5)杳杳鐘聲晚(1分)
(6)閑敲棋子落燈花(1分)
(7)各領風騷數百年(1分)
(8)落花時節又逢君(1分)
(9)一切都將會過去,(1分)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1分)
三、現代文閱讀能力考查(23分)
(一)閱讀能力考查(10分)
10. 2 (1)正派、正直。(1分)
(2)知識深而且廣。(1分)其他意思相近的則酌情給分。
11. 2 介紹了三味書屋的位置、陳設,(1分)入學禮節。(1分)
12. 3 神態描寫。(1分)我問了不該問的問題。因為做學生不應該問這些事的,只要讀書。(2分)
13. 3 不希望子孫把讀書當作科舉的階梯,希望子孫在讀書中享受快樂。(意思相近可酌情給分)
(二)文學作品閱讀能力考查(13分)
14. 2 人生的煩惱是自找的(1分)。不是煩惱離不開你,而是你撇不下它(1分)。
15. 3 比喻(1分)。把抽象的、無形的煩惱具體化、形象化(2分)。
16. 3 為了說明大多數人對幸福和煩惱的理解:幸福總是圍繞在別人身邊,煩惱總糾纏在自己的心里。(3分)
17. 2 承上啟下。
18. 2 這是因為,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一較真兒,生活中便煩惱遍地,而糊涂的人,計較得少,雖然活得簡單粗糙,卻因此覓得了人生的大境界。
19. 3 此題答案多元化。學生答題時能抓住生活中的細節來寫,語言通順,給滿分。其余則酌情給分。
【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試卷】相關文章:
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語文試卷03-04
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試卷03-04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試卷03-04
九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語文試卷03-04
九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試卷03-04
九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試卷03-04
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檢測試卷10-31
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測試卷09-07
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試卷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