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口技
【積累.感知】
一.解釋加點的字
1 施八尺屏障
2.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
3.賓客意稍舒
4.曳屋許許聲
5.眾賓團坐
6.婦撫兒乳
7.變色離席
8.婦拍而嗚之
二.辨析加點字的含義
1.妙 眾妙畢備
以為妙絕
2.乳 婦撫兒乳
兒含乳啼
3.指 手有百指
不能指其一端
4.絕 以為妙絕
群響畢絕
三.解釋加點字的古今含義
1.雖人有百手 古:________今:________
2.不能名其一處也 古:________今:________
3.兩股戰戰 古:________今:________
4.幾乎先走 古:________今:________
四.補充被省略的量詞
一( )桌
一( )椅
一( )扇
一( )撫尺
兩( )兒
百千( )犬
百( )舌
百( )口
五.整體感悟課文后回答
1.課文是怎樣將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
2.文中首尾兩次清楚地交代極其簡單的道具,其用意是什么?
3.全文是如何以“善”字統領全文的?
【體驗.探究】
六.課內語段閱讀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1.給加點字注音
犬吠____
幾欲先走____
2.釋詞
間____
奮____
俄而____
戰戰____
3.理解填空
文段中描寫火燒之聲的句子是___。眾人滅火之聲的句子是___。這兩類聲音是同時發出的,從文中“__”一詞可以看出。
4.“無不變色離席”中的“離席”與“幾欲先走”為什么不矛盾?這樣寫的作用是什么?
5.找出文中側面描寫的句子,并說說其作用是什么?
6.用“‖”劃分層次,并說明理由。
【實踐.拓展】
七.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正在熱鬧哄哄的時節,只見那后臺里,又出來了一位姑娘,年紀約十八九歲,裝束與前一個毫無分別,瓜子臉兒,白凈面皮,相貌不過中人以上之姿,只覺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半低著頭出來,立在半桌后面,把梨花簡丁當了幾聲,煞是奇怪:只是兩片頑鐵,到她手里,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似的!又將鼓捶子輕輕的點了兩下,方抬起頭來,向臺下一盼。那雙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寶珠,如白水銀里頭養著兩丸黑水銀,左右一顧一看,連那坐在遠遠墻角子里的人,都覺得王小玉看見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說。就這一眼,滿園子里便鴉雀無聲,比皇帝出來還要靜悄得多呢,連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聽得見響!
王小玉便啟朱唇,發皓齒,唱了幾句書兒。聲音初不甚大,只覺入耳有說不出來的妙境:五臟六腑里,像熨斗熨過,無一處不伏貼;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生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唱了十數句之后,漸漸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個尖兒,像一線鋼絲拋入天際,不禁暗暗叫絕。哪知她于那極高的地方,尚能回環轉折。幾囀之后,又高一層,接連有三四疊,節節高起。恍如由傲來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來峰削壁千仞,以為上與天通;及至翻到傲來峰頂,才見扇子崖更在傲來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見南天門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險,愈險愈奇!
那王小玉唱到極高的三四疊后,陡然一落,又極力騁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條飛蛇在黃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盤旋穿插。頃刻之間,周匝數遍。從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細,那聲音漸漸的就聽不見了。滿園子的人都屏氣凝神,不敢少動。約有兩三分鐘之久,仿佛有一點聲音從地底下發出。這一出之后,忽又揚起,像放那東洋煙火,一個彈子上天,隨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縱橫散亂。這一聲飛起,即有無限聲音俱來并發。那彈弦子的亦全用輪指,忽大忽小,同她那聲音相和相合,有如花無塢春曉,好鳥亂鳴。耳朵忙不過來,不曉得聽那一聲為是。正在撩亂之際,忽聽霍然一聲,人弦俱寂。這時臺下叫好之聲,轟然雷動。
1.指出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辭手法
①唱了十數句之后,……不禁暗暗叫絕。 ( )
②滿園子里便……都聽得見。 ( )
2.找出文段中描寫觀眾反應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3.仿寫下面的句子。
那雙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寶珠,如白水銀里頭養著兩丸黑水銀。
仿寫:
4.“五臟六腑里,像熨斗熨過,無一處不伏貼;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生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边@句話是怎樣寫聲音的?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5.“初看傲來峰……愈險愈奇!”這句話是怎樣描繪聲音的?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6.用“‖”給文段分層,并概括層意。
①②③
層意:
7.本文和《口技》描繪聲音的手法有什么相同點?
單元評價與建議
參考答案
20.口技
一.略。
二.略。
三.略。
四.略。
五.1.課文描寫口技表演,抓住了兩個方面:表演者和聽眾。一方面正面描寫口技人的表演,直接表現其高超技藝;另一方面側面寫聽眾的神態、動作,以聽眾的反應烘托其高超技藝。在描寫過程中,都是先寫表演,后寫反應,從而使表演和效果有機結合。 2.表明口技不是靠其它器物發聲,而僅僅是靠一張嘴發聲,突出其技藝在“口”,其目的,全在于贊美表演者技藝之高。
3.全文緊扣表演的“善”,既用生動形象的描繪來正面突出口技表演的“善”,又用眾賓反應來側面烘托口技表演的“善”;既有作者簡要的評論,畫龍點睛地贊美口技表演的“善”;又有意味深長的開頭與結尾以道具的簡單來反襯口技表演的“善”。
六.1.①fèi ②jī
2.①夾雜 ②揚起,舉起 ③一會兒 ④哆嗦的樣子
3.①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 ②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③又夾。
4.“變色離席”是寫神態,“幾欲先走”是寫心理,這兩句是說嚇得想逃走而未走的心理與神態,所以不矛盾。作用是表現聽眾如臨其境,說明口技人表演到達以假亂真的地步。
5.“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睆膫让婧嫱锌诩急硌菡叩母叱妓。
6.……潑水聲‖……名其一處也‖……幾欲先走。第一層寫口技表演,是正面描寫;第二層是作者的議論;第三層是賓客的反應,是側面描寫。
七.1.①比喻 ②夸張
2. “滿園子里……都聽得見響”,從側面烘托出王小玉出場引起的轟動!斑@時臺下……雷動”,從側面烘托王小玉演唱的巨大感染力。
3.略。
4.運用通感的手法,將聽覺上的感覺與各種感覺溝通起來,把無形無味的聲音寫得有形有味,把美妙動聽的境況寫得具體生動,活靈活現。
5.運用通感手法,以視覺印象來寫聽覺印象,以有形寫無形,生動地寫出了那節節高起,反復出奇的藝術境界。
6.①‖②③ ①寫白妞的出場。 ②寫白妞的演唱。
7.都運用了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
-
-
點擊查看:
2013-2020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匯總
小編寄語:歡迎來語文網,為了方便您尋找資料,信息,請將本頁加入收藏!
相關推薦
- 新人教版八年級小班數學教學工作計劃-教學工03-30
- 人教版數學小學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教學工作04-08
- 人教版五年級第九冊語文教學計劃_教學工作計05-07
- 人教版八年級下學期語文教學計劃-教學工作計03-23
- 語文人教版第八冊教學工作計劃04-05
- 新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教學工04-22
- 新人教版八年級英語教學計劃09-12
-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09-07
精彩搶先看New Top
1
2016新人教版初一語文上冊第三次月考試2
2016人教版初一(上)語文第三次月考試3
2016初一語文第三次月考試題4
2016七年級語文綜合閱讀訓練題5
2016人教版七年級語文閱讀訓練專項練習6
7
2016新人教版初一上冊語文第二次月考題8
2016-2017七年級語文10月月考試卷(人教
最熱文章榜Hot Top
1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3課《丑小鴨》同2
蘇教版七年級(下)語文期中試卷及答案3
七年級語文下冊基礎訓練題及答案4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試卷及答5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問題探究練習題6
《最后一課》問題探究練習題7
2014-2015年七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試卷(附8
初一語文《天凈沙秋思》同步練習題及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