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5 Y k JcOM
《< 論語>十則》練習
一 填空:
1、 孔子名____, 字_____ ,_____時期魯國人,是我國古代偉大的_____ 家,____ 家,是 ____ 家學派創始人,被尊稱為 。
2、《論語》是___ 家學派經典著作之一,內容是記錄 的一部書。
3、“四書”是 、 、 、 。“五經”是 、 、
、 、 。
二、原文填空
1學而時習之, ?有朋自遠方來, ?
2《論語》中認為能保持君子風格的一句 , 。
3 談“學”與“思”辨證關系的句子 , 。
4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聯想到《論語》中孔子的話, , 。
5 在全國中學生夏令營大連會場開營儀式上,主持人說:“孔子說過_________ , 對遠道而來的朋友,我們感到由衷的高興歡迎大家來大連!
6孔子認為認識事物的正確態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曾子以為治學的人應該重視品德修養的句子 。
8《論語》中說向一切人學習,隨時隨地都要注意學習的句子_____ _
9論述要學習別人的長處,還要借鑒別人的短處的句子是 ,
。
10曾子鼓勵門人要一生為實現“仁”的理想而奮斗的句子是 。11 孔子認為可以終身奉行的一個字是 “ ”,并闡述為: , 。12論述新舊知識關系的句子是: , 。
13比喻君子始終能堅守志節的句子是: , 。三、三、三、解釋黑體字詞:
時習 不亦說乎
不慍 吾日三省吾身
不信 傳不習
溫故 罔
殆 誨女
是知 也 弘毅
后凋 其恕乎
四、翻譯句子
⑴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⑵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⑶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⑷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⑸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⑹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⑺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五、按要求從本文找出例句
學習方法:
學習態度:
品德修養:
六、文章理解
1、 從本文找出九個成語,并解釋其中三個。
2、孔子曾說過:“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資:這里有借鑒的意思)。”用課文中的話說就是
3、宋開國丞相趙普曾說:“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
4、在孔子看來,“人不知而不慍”也是一種“君子風范”,那么作為“君子”應具有那些風范呢?
5、 “吾日三省吾身”已經成為很多人的座右銘,請結合實際談談這么做的好處。
6、我們從“溫故而知新”這句話中,得到什么啟示?
7、學習與思考有什么關系?請結合文中孔子的話加以分析。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處世之道,請你結合實際談談為什么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9、青少年正處于求學階段,正需要正確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方法,試選取課文中與學習有關的一則,談談它對你學習的指導。
答案:
一 1、丘 仲尼 春秋 思想 教育儒
2 、儒 孔子 言行
3、《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詩》《書》《禮》《易》《春秋》
二、略
三、 按一定時間 “悅”的古字愉快 生氣發怒 每天反省 真誠 誠實
老師傳授的知識 舊的知識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惑而無所適從 有害 通“汝”你
通“智”聰明 剛毅
四、 ⑴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⑵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盡力了呢?跟朋友往來是不是真誠了呢?
⑶在溫習舊知識后,能有新的體會和發現,就可以當老師了。
⑷看見賢人要想著向他看齊,看見不賢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沒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⑸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
⑹士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意志堅定,因為他肩負著重大的使命,路程有很遙遠。
⑺(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落葉的。
⑻ 自己所厭惡的事情,不要施加給別人。
五、 學習方法:學而時習之 溫故而知新 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
學習態度: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知之為知之 不知為不知
文 章
精彩搶先看New Top
1
2016新人教版初一語文上冊第三次月考試2
2016人教版初一(上)語文第三次月考試3
2016初一語文第三次月考試題4
2016七年級語文綜合閱讀訓練題5
2016人教版七年級語文閱讀訓練專項練習6
7
2016新人教版初一上冊語文第二次月考題8
2016-2017七年級語文10月月考試卷(人教
最熱文章榜Hot Top
1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3課《丑小鴨》同2
蘇教版七年級(下)語文期中試卷及答案3
七年級語文下冊基礎訓練題及答案4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試卷及答5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問題探究練習題6
《最后一課》問題探究練習題7
2014-2015年七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試卷(附8
初一語文《天凈沙秋思》同步練習題及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