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詩歌,完成文后問題。
天凈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1《天凈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______。天凈沙是______,秋思是散曲的______。
2《天凈沙?秋思》作者______,是______代著名______作家、______家。他與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稱為“雜劇四大家”。他的《天凈沙?秋思》被稱為“___________”。
3全曲中,暗含題中“秋”字的三個最直接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與“夕陽”相呼應的是:“________”,與“天涯”相呼應的是:“________”,最能觸發旅人(游子)思鄉之情的景物是:“________”。 體現“思”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對這首曲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
A這首曲的題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樹”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給人以蕭條、寂寞、悲涼的感覺。
C“小橋”一句讀來令人親切,可仔細想去,卻更增添了“斷腸人”的愁緒。
D“斷腸人”句中的“斷腸人”是一位“離人”,“天涯”即“極遠的地方”。
5對這首曲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
A前三句十八個字,寫了九種景物,有靜有動、有聲有色,而加在名詞前的定語則體現了詩人對那些景物的獨特感受。
B這首小令,寫景由近到遠,感情抒發由淺入深,開頭一句“枯藤老樹昏鴉”是詩眼。
C這是一幅秋景圖,又是一幅絕妙的秋思圖。圖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經過作者精心選擇的,最能表現“秋思”。
D這首小令用極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極豐富的意象;人與物結合,情與景交融,有一種動人心魄的力量。
6對這首曲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此曲的前三句選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種事物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圖。
B第二句描寫詩人所見異鄉的幽美、恬靜的景象,越發使人感到孤獨。
C從整個構圖來看,前四句寫景,末一句寫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體。寫景是為了烘托人。
D從此曲的題目來看,作者所要表達的是對秋的傷感,而并無思鄉之情。
參考答案:
1小令 曲牌名 題目
2馬致遠 元 戲曲 散曲 關漢卿 王實甫 白樸 秋思之祖
3枯藤 老樹 西風 昏鴉 古道 人家 斷腸人在天涯
4A
5B
6D
上一篇:七年級語文上冊第3單元試題
下一篇:初一語文散步評估測試題及答案
相關推薦
- 初一語文學習計劃08-01
- 初一語文期末考試作文:對話04-28
- 初一語文教學工作總結-教學工作總結_教學工06-23
- 初一語文課改計劃01-08
- 初一語文教學工作總結11-25
- 初一語文備課組小結2篇11-25
- 初一語文備課組2010—2011學年度第一學期工01-06
- 初一語文教學工作總結_個人工作總結12-20
精彩搶先看New Top
1
2016新人教版初一語文上冊第三次月考試2
2016人教版初一(上)語文第三次月考試3
2016初一語文第三次月考試題4
2016七年級語文綜合閱讀訓練題5
2016人教版七年級語文閱讀訓練專項練習6
7
2016新人教版初一上冊語文第二次月考題8
2016-2017七年級語文10月月考試卷(人教
最熱文章榜Hot Top
1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3課《丑小鴨》同2
蘇教版七年級(下)語文期中試卷及答案3
七年級語文下冊基礎訓練題及答案4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試卷及答5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問題探究練習題6
《最后一課》問題探究練習題7
2014-2015年七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試卷(附8
初一語文《天凈沙秋思》同步練習題及答